淺析政府對建筑企業建筑資質管理的作用29
發表時間:2021-06-03 09:41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 [2014]159 號,以下簡稱《標準》),以通知形式印發全國并從 201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原《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同時廢止。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深化經濟改革的進程中,新《標準》的發布,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體現了住建部高節奏的工作效率。對于嚴格執行建筑業企業資質行政許可制度、逐步提升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水平、維護建筑市場秩序、規范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增強市場活力、引導行業發展、促進經濟繁榮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在此之際,筆者作為長期從事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及審核的工程技術人員,試對進一步規范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闡述一些淺顯的感悟。 建筑資質是指主要從事建設工程施工的企業,在市場活動中應具有的資格以及相應的質量等級標準。企業資質主要包括企業的人員素質、技術及管理水平、工程設備、資金及效益情況、承包經營能力和建設業績等。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了加強對建筑業監督和管理,按照制定的部門規章、資質標準、實施細則等有關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開展的一項行政許可工作。從業企業法人單位只有具備了相應的建筑業資質,才能參與相關建設項目的投標和生產經營。建筑業企業資質包含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等序列,需要依法定期進行延續審核。設置建筑業企業資質行政許可事項,目的是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建筑市場監管、保證工程質量安全、促進建筑行業技術創新和科學發展。 1.規范建筑市場秩序。進入新世紀的十多年來,房地產業逐漸演變成為了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了中國 GDP 的快速增長。傳統的建筑業企業借此機遇得以平穩發展。在經濟體制改革浪潮中獲得豐厚利潤積累的國有、民營企業家們,紛紛將目光投向建筑行業,都想在高速膨脹的房地產業中分得一杯羹。致使建筑行業異軍突起、浩浩蕩蕩,大有不搞建筑非老板之勢。如果沒有建筑業企業資質準入標準的嚴格限制,使非專業人士隨意介入、無序競爭,建筑市場必將亂象叢生,難以收拾。 2.加強建筑市場監管。隨著土地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大量流轉閑置和非閑置的農村集體土地。新農村建設、老城區改造、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使工業、民用房地產開發在全國城鄉沸沸揚揚。四處可見拆除的廢磚瓦礫,到處都有鋼筋水泥的林立高聳,建筑活動四面開花。規范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有利于政府發揮對建筑市場監管的職能、有利于實現政府對社會建筑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平衡、有利于建筑活動在統一戰略規劃下按部就班地順利進行。 3.保證工程質量安全。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失地農民涌入建筑市場, 成為建筑施工隊伍的主力軍,他們中有些人從小工做起,步 步 成 長 為班長、安全員、質量員、包工頭甚至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然而新《標準》更加重視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要求企業配備相關專業的中級或以上級別的技術工人,并經過培訓后持證上崗;對注冊建造師方面增加了對其注冊專業的考核,并要求本專業的注冊建造師比例占大多數。 建筑業本身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新《標準》從準入門檻上提高了人員的素質,從人力資源上保證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4.促進建筑業技術創新和科學發展。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總體趨勢。作為基礎設施構筑的建筑行業,要充當墾荒拓野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強化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新《標準》中部分序列突出并拔高了企業資質升級中的業績要求,這就要求企業與時俱進,培養新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便促進建筑業整體的技術創新和科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