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資質改革對水利建筑企業的影響

47
發表時間:2021-06-03 09:37

2020 年 7 月 2 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標準框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提出按照“能減則減、能并則并”的原則,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預示著建筑行業發展格局將產生新的變化,新一輪建筑資質改革的大幕即將拉開。

據統計,目前全國取得特級建筑企業不足700家,而根據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的《2019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建筑企業103814家,這意味著當下建筑市場競爭很大;而大多數建筑企業都在一級或一級以下資質活動。水利建筑市場也不例外,根據《全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全名單》(2019版)顯示,全國具有水利水電施工特級建筑資質27家,根據《2019年全國水利工程企業名錄》顯示,全國共有水利工程企業達4740家;可以想見,當下的水利建筑市場競爭也很大;絕大多數水利建筑企業也都在一級或一級以下承攬業務,要想拿下一個項目,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住建部在通知中提到,待資質標準框架確定后,才會啟動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規定、資質標準等的修訂工作,有針對性地調整企業資質標準中的考核指標,原則上不提高標準,最低等級資質可適當降低準入門檻。隨著國家新一輪水利建設,將會有一大批國家、省市重大水利工程實施,未來各地將緊跟國家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十六字重要治水新思路,積極實施一大批水生態修復、中小河流修復、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重涉水項目。未來將會有很多企業申請水利建設資質,加入到水利建設大軍;那些擁有特級資質的非水利建筑企業,同樣可以參與公平競爭,水利市場競爭會加劇。當前不同行業之間技術、管理要求差異很大,企業要想跨行業承攬業務,也必須考慮自身企業綜合實力、業績能力、管理水平,經營風險等,市場將是檢驗企業實力的“試驗田”。

資質改革與其說是不同觀念的博弈不如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資質改革一直有著不同的聲音。作者認為資質改革對水利建筑行業來說,總體是利大于弊,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和壯大,以下幾個方面建設尤為重要。重視水利建筑企業工程業績。資質改革后,對新申請建筑資質的企業在申請后的6 個月審批決定環節中,會組織專家對企業業績進行實地核查,所以對于新申請水利建筑資質的企業要更加重視業績的維護。隨著國家水利建筑市場全面放開及建筑資質改革,以后在重大水利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將會有很多非水利建筑企業參與工程投標,為了在市場中選擇實力企業,很多甲方會把工程業績作為評標重要指標。因此非水利建筑企業更要看重同類型水利工程業績的積累。重視水利建設市場信用評價。目前,由水利部牽頭主辦、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承辦的《全國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已得到全面應用,該平臺對各類、各級水利建設的企業綜合信息進行了輸錄,并對企業從業人員、項目信息、企業招投標、項目監管等進行了登記匯總,并由水利部及相關行業協會對各級水利企業進行了信用評價及公示,作為以后招投標、項目監管、工程創優等重要參考依據。所以說各級水利建設企業要在平時建筑活動中,積極提高企業綜合實力,通過項目帶動市場,通過市場帶動效益,注重規范日常建筑行為、確保建筑行為合法合規,確保日常信用評價達標。

重視企業自我建設、提升綜合實力。作為擁有特級、一級資質的大企業水利建筑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現場管理人員、專業注冊人員、專業技術工程等不同人員都要自己配備,這就要求企業內挖潛能、外部引進,以解決人員問題。積極應對行業、國家有關部門的動態考核。在資質改革后,企業的資質管理考核改為申報考核與動態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企業必須隨時保證現有資源符合自有資質標準要求;管理維護好相關資質管理平臺系統,相關部門在推廣使用“四庫一平臺”,包括企業庫、人員庫、項目庫、信用庫,四庫互聯互通,可以用身份證查人員,以單位名查人員,以人員查單位,動態地記錄工程項目各方主體市場和現場行為。企業應該及時進行人員數量和施工業績的錄入和備案,避免因更新不及時導致企業誠信受到影響。資質改革后,中小企業想要單獨總承包工程越來越難,要抱團取暖,在找準發展方向的同時,做專做精,不斷提升企業的資質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企業在確保完成好施工任務的同時,要對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使得企業資產規模得到擴大,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市場競爭力。總體而言,此次資質調整對水利建筑業來說重大利好,落地實施后將會給行業發展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目前,資質改革具體內容正處于征求意見階段,業內同行應當積極行動、貢獻智慧,為進一步完善改革方案,推動水利建筑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