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資質合作施工機械設備租賃決策基礎研究35
發表時間:2020-10-29 10:52 隨著商務部開放內資企業融資租賃業務以來,工程資質合作機械設備租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多數媒體稱工程機械租賃是“朝陽產業”,而有些業內人士卻說工程機械租賃是“夕陽產業”。為什么會有2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到底誰的說法更正確?其實,問題出在對“租賃”的釋義上。有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工程機械設備租賃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也有人說20世紀50年代就有了工程機械的租賃。此說由于年代久遠無從考證,但是租賃這種4000年前就存在的交易行為,在計劃經濟時代,不以租賃公司的模式經營租賃業務,其規模也不大,有些是集團內部交易。進入21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發達國家把中國當作加工制造中心,大批的制造工廠遷至中國引發基建熱。而奧運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三峽工程、核電工程、地鐵工程以及城市建設和改造工程等眾多大規模投資項目相繼開工,促進了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也促進了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 河南六建租賃公司近幾年來通過創新經營機制,實施市場化運作,使企業得到客戶的廣泛贊譽和市場的認可。目前該公司的租賃、安拆、吊裝業務遍布省內外,在西部業務已擴展到陜西、內蒙地區,與一大批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使公司由平穩起步逐步走向良性循環、快速發展的軌道,開創了經營發展的廣闊前景。管理機制創新,提高企業規范化運作能力管理機制的先進與否,關系著企業運行能力、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管理機制創新是企業“練內功”的重要環節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可靠保證。管理機制創新,著重抓好三項工作:1.強化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主要內容之一,企業既要確立年度經營管理目標,又要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圍繞目標強化管理,有“的”放“矢”,確保措施得力、到位,加強過程控制。如河南六建租賃公司2004年制訂、落實年度目標,組建后當年盈利,實現平穩過渡。 據統計,全國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約3000億元,其中用來租賃的約占40%一50%,保守估計租賃額將超過400億元。如此高的回報,如此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的人員加入租賃隊伍。與此同時,惡性競爭、拖欠租金等因素也促使部分從業人員開始反思:什么時候退出租賃業?鑒于已形成的資產,許多租賃公司即使度日如年也在苦苦掙扎,等待退出時機,這大概就是“夕陽”一說的由來。其實這里所說的’‘租賃”大部分是短期的出租服務,這些出租者多是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他們和設備制造廠商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他們的發展表面上看刺激了對設備的需求,從長遠看相對制約了廠商的銷售。這種出租服務有一個特點:出租人是按照服務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因此,不管設備新舊,租賃的價格基本沒有什么變化。其結果是,許多二手設備充斥著租賃市場,用舊設備裝備工程建設市場,新設備也就沒人愿意購買了。這種現象發展下去,設備銷售自然受到限制,租賃市場越來越混亂,行業也會逐漸萎縮。 夕陽產業”也就比較準確地概括了這種行業現狀。由上所述,租賃業是夕陽產業不無道理,為什么有些企業和媒體又說租賃是“朝陽產業”?其實此“租賃”非彼’‘租賃”,他們所說的“租賃”是融資租賃,類似于分期付款。融資租賃是以融物的方式達到企業需要融資的目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特性降低了投融資的風險,特別適合中小企業投融資,也適合工程機械中小出租者。因為它是基于銷售和融資,因此這種租賃解決了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促進了設備制造廠的銷售,促進了設備的更新,在工程機械行業應用初見端倪。因此說在工程機械領域融資租賃是“朝陽產業”融資租賈于加世紀80年代初傳入中國,幾乎和信托同步。經過20多年的磨練,融資租賃在中國兩起兩落,與工程機械租賃和銷售幾乎無緣,而信托、證券、保險業卻飛速發展。 為什么會這樣?融資租賃是一個金融和貿易結合的邊緣產業,它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和環境。首先,社會資金要充裕,在過去的歲月中,多數時間中國的資金一直處于緊張階段。其次,銷售要過剩。如果供不應求,誰也不會采用融資租賃的高成本方式添置設備。第三,銀行貸款體系要健全。過去銀行靠行政貸款、人情貸款,現在銀行也實行市場化經營。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一縮再縮,一緊再緊,又沒有其他的融資途徑,企業融資不得不考慮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購置設備。過去我國不具備這個條件,如今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租賃的發展趨勢已經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開始出現的。工程機械的市場發展依托國家的建設發展,2008年以前,盡管有宏觀調控,但建設投資熱潮不會減弱,企業對設備的需求仍然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