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石油工程合作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26
發表時間:2020-10-20 13:53

我國的海洋石油工業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得到蓬勃發展。所以建立一套適合我國海洋石油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可以概括為一個目標,一個核心和4個特點。全面質量管理的目標:通過重視人的因素,全員參加對生產全過程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得到更高的經濟效益。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比較廣泛采用現有統計質量控制法、PDCA循環法、以及現代經營學等。綜合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控制項目全過程,建立管理體系保證工程合作質量。全面質量管理是全員參加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應用全面的質量管理方法針對性地進行質量管理。計劃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是確定質量目標、活動計劃和管理項目的具體實施措施.本階段的具體工作是分析現狀,找出質量問題及控制對象;分析產生質量問題量問題及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善質量的措施。

我國海洋工業開始于上世紀 60 年代末期 ,最早的海洋石油開發起步于渤海灣地區 ,該地區典型水深約為 20m。到了 80 年代末期 ,在南中國海的聯合勘探和生產開始在 100m 左右水深的范圍內進行。現在我國也準備加快南中國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 ,但這一海域水深在 500~2000m ,而我國目前還不具備在這樣水深海域進行油氣勘探和生產的技術 ,因此迫切需要發展深海油氣勘探和開發技術。鑒于此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牽頭 ,組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參與 ,投入大量資金 ,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氣開發技術。 目前 ,中石油已獲批準在南中國海 12 萬 km2 的海域勘探和開發油氣資源 ,并以遼河油田和大港油田為基地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公司

為保障供給 , 提出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總體目標 , 加快了向海洋拓展的速度 , 并于 年 月成立了中油集團自己的海洋工程股份公司 , 為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提供工程技術服務。 開發海洋石油離不開海洋構筑物的建造和安裝 , 包括石油平臺、導管架及海底管線等 , 這些裝置常年在 海上工作 , 工作環境極為惡劣 , 除受到結構的工作載荷外 , 還要承受風暴 、波浪、潮流弓起的附加載荷 , 以及海水腐蝕 、砂流磨蝕、地震或寒冷地區冰流的侵襲。 因此 , 海洋石油平臺、海底管線等海上設施 , 盡管在設計制造 、材料選擇及焊接施工等方面都提出了嚴格的質量要求 , 但在安裝和運行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損壞。

執行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計劃階段制定的計劃措施,組織貫徹執行。本階段要做好計劃措施的交底和組織落實、技術落實和物資落實。檢查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是檢查實際執行情況,并將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對比,進一步找出存在的問題。處理階段:處理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對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和處理。其具體工作包括:總結經驗,納入標準。即通過對實施情況的檢查,明確有效果的措施,制定相應的工作文件、工藝規程、作業標準以及各種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總結好的經驗,防止問題再次發生。海洋工程項目設計過程質量控制設計工作中的質量管理分為兩大內容,一是質量體系的建立,二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總的特征是設計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特別是作為支柱產業的石油化工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 ,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國從 1993 年開始 ,原油供應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因而從石油出口國變為石油進口國。2005年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已達到 9000 萬噸 ,石油已成為我國的稀缺能源。為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 ,增加后備儲量 ,扭轉探明儲量入不敷出和石油產量徘徊的局面。 石油天然氣資源是發展石油工業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探明儲量是制定石油工業長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依據 ,剩余可采儲量的多少決定了石油工業發展潛力所在。目前我國陸上石油后備資源嚴重不足 ,原油產量增長緩慢。由于長期的強化開采 ,大多數主力油田在基本穩定基礎上陸續進入產量遞減階段 ,開采條件惡化 ,開發難度增大。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