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海洋石油建筑工程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33
發表時間:2020-10-20 13:39

目前海洋石油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均采用了現代項目管理的方法,而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是設計和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耗資巨大、技術復雜,具有投資相對較高、應用技術的科技含量高、風險性高、安全要求高等特點,例如海洋平臺在海上安裝后要經受最惡劣的自然襲擊以及其結構在整個壽命周期內基本上無法修理。在油田地理、自然環境、后勤保障、設備維護,平臺面積等方面,都表現出此類項目的特殊性。所以其質量要求比陸地工程要高得多,在質量管理上也比陸地工程嚴格得多。

受各種因素影響 ,“九五”和“十五”探明石油儲量都沒有完成計劃 ,石油可采儲量年增長量小于當年采出量 ,油氣資源的接替依然緊張 ,處于“找米下鍋”狀態。因此 ,在“十一五”期間 ,將繼續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 ,增加后備儲量。 鑒于陸上資源的日漸枯竭 ,資源開發向海洋、尤其是深海進軍已成必然趨勢。據美國能源信息署報道 , 在南中國海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被稱為另一個波斯灣。對南中國海油氣資源量的估算中外差距較大 ,1993 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對南中國海地區海上盆地的資源所做的估計為 :石油 280 億 bbl ,天然氣 266 萬億 m3 ;而其他西方國家樂觀的估計僅為 :石油 100 億 bbl ,天然氣 35 萬億 m3 ;而我國的估計為 :石油 1050 億 bbl ,天然氣 2000 萬億 m3 。最有潛力的含油氣盆地為曾母暗沙盆地、萬安盆地、南徽盆地和東納土納盆地。目前在南中國海地區的大多數國家均有油氣發現 ,估計探明的石油儲量約 77 億 bbl ,天然氣儲量約 4. 36 萬億 m3 ,石油產量約 175 萬 bbl/ d ,天然氣產量約 710. 33 億 m3 。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都在南中國海地區有重要的油氣發現。

隨著海洋石油工程的開 , 水下焊接技術的研究、 開發和應用勢在必行 。 本文簡要敘述水下焊接方法的特點及問題 , 結合國內外水下焊接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現狀 , 并根據 當前海洋油氣資源開發中海洋平臺的建造 、安裝和維修的需求 , 對今后的發展趨勢及研 發方向進行了探討。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 , 我國的能源需求也快速增長。而國際石油市場由于地緣政治的矛盾和地區沖突的加劇 , 石油供給更加具有不確定性。 因此 , 海洋石油資源已成為國際各大石油公司競爭的熱點。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

是油氣田開發建筑工程設計所需的地質油藏方面的資料(如油氣組份、生產參數等)的提供。這些資料必須有正式的來源和正規的簽署和接受人員的簽字確認,因為這些資料可能有不同時間的不同版本。海上油氣田位置的坐標必須標出坐標體系,避免出現在勘探時采用一種坐標系,而在開發時采用另一坐標系,在茫茫大海中出現這種情況,將造成嚴重的后果。三是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設計所需的海洋環境資料。包括:風、浪、流、工程地質、地震等資料

對焊接過程有直接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能見度差由于水在光線中的傳播距離為空氣中的 , 對光有明顯的衰減作用 , 再加上焊接時電弧周圍產生大氣泡和煙霧 , 使水下電弧的可見度非常低 。在淤泥的海底和夾帶泥沙的海域中進行水下焊接 , 水中能見度就更差了。 另外 , 由于光線在水中的折射 , 使得觀察物與實際位置出現偏離。 因此 , 在水下焊即以動別刃 。焊工幾乎看不清熔池 , 無法了解焊縫成形 , 同時對熔池位置的判斷也有偏差。焊接處于“ 盲焊 ”狀態 , 潛水焊工操作技能難以發揮 。 這是造成水下焊接容易出現缺陷 、焊接接頭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