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層建筑施工合作的結構特點及抗震設計

115
發表時間:2020-05-18 09:21

高層建筑的結構特點簡單概括:

1、自重大,對材料強度和豎向構件截面直接相關。

2、由于其抗震要求,對結構的延性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通過控制軸壓比等措施來實現。

3、對風荷載更加敏感,且頂端在風荷載作用下有較大位移,會有不是干,對舒適度需要進行校核。

高層建筑的特點存在高層建筑中,水平荷載和地震作用對結構設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動力反應不可低估;結構軸向變形、剪切變形以及溫度、沉降的影響加劇;材料用量、工程造價等影響其作用!

高層建筑就是一個插入地下的懸臂構件,隨著高度的增加,盡管豎向荷載仍對結構設計產生重要影響,但水平荷載卻起著決定性影響。高層建筑在均布水平荷載作用下,豎向結構構件的彎矩與建筑的總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關系,側向位移與總高度的4次方呈正比關系。因此,高層建筑結構在承受豎向荷載的同時,抵御水平荷載,控制側向位移,減少建筑在風荷載和地震作用下的搖晃和震動是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決定因素。

高層建筑施工結構的概念設計“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一般的、本質的特征。“概念設計”即指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運用人的宏觀思維和判斷,正確確定設計中的基本原則,確定方案和實施措施。高層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一般是指不經過數值計算,在對高層建筑結構的地震作用、風作用、溫度作用、場地土特征、結構的真實效應和一些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從整體的角度來確定建筑結構的總體布置和抗震措施,運用宏觀的思維方法去指導設計。

結構的簡單性結構的簡單性指的是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明確、直接的傳力途徑。在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明確規定“結構體系 應該有明確的計算簡圖與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只有結 構簡單,才能對結構的位移、內力以及模型進行分析,準確的 分析出高層建筑抗震的薄弱環節,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 薄弱環節的出現。

對于高層建筑的施工合作結構,概念設計比“計算設計”更為重要。由于外加荷載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以及結構計算模型的假定與實際狀況的差異,使計算設計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能有效控制建筑結構的力學性能。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設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對高層建筑而言,在設計前期,通過建筑師與結構工程師的密切配合,正確運用結構概念設計,對主要結構體系有比較地選擇,就能創作出一個性能良好、造價經濟、令人滿意的建筑方案,為后續工作打好基礎。

建筑設計與高層建筑結構概念設計從表象層面,建筑表現為空間方面的概念和形式,它是表現總體環境的。對于某個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設計,建筑師考慮更多的是它的空間組成特點,而不是詳細地確定它的具體結構。但是,關于空間形式的整體設想,也要求建筑師必須考慮建筑形式中有關荷載與抗力之間關系的某些準則,即結構概念。

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固定在地面上;

二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具有質量并能承受豎向重力荷載;

三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必須能抵抗水平風力和地震作用。最近,由荷蘭建筑師庫哈斯設計的中央電視臺辦公大樓,引起了專業人士的很多爭議,其焦點就是它的建筑形式(近70m的懸臂)有無視重力之嫌,其結構的合理性還要待建成之后得以檢驗。

地震從人們發現到現在,一直都是無法避免的,而且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直都在嚴重的危害著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它主要是指地球在運動的過程中,積累的巨大的能量在地殼表面較為薄弱的地區突然地噴發出來,這樣突發性的傷害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抗震概念設計引起了人們高度的關注。簡單來說,抗震概念的設計是指通過總結地震發生全過程,并且從中找出相關的規律,然后通過試驗驗證之后的得到的一些認知,并且得出可以通過改變建筑的設計結構設計、建筑選址、及相關材料和施工技術的選擇就可以很好的增強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這些抗震知識的累積慢慢的形成了抗震概念。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中,抗震概念設計的出現和加入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全新的飛躍。但是,這同時也要求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人員要具備豐富的建筑結構抗震知識,并且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的加以融合和改進,從細節到整體都能夠很好的進行把控,這樣,才能很好的實現和增強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