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筑合作中建筑裂縫的控制

8
發表時間:2020-04-30 1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的工業與民用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形式日漸復雜,我們在新建、擴建、改建的項目中經常會遇到裂縫問題。建筑合作物的裂縫可能是由于荷載作用結構產生過大的變形而出現在荷載變形裂縫,也可能是由于不均勻沉降產生的沉降裂縫,或因混凝土收縮產生的裂縫,還可能是由于熱脹冷縮效應相差懸殊而產生的溫度裂縫。某些荷載直接作用的支撐點構造處理不當,荷載計算有誤,使用超荷或漏計施工荷載,忽略施工順序,都會引起建筑物裂縫,這類裂縫特點顯著,易于鑒別,可在設計與施工中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防治。

不均勻沉降是房屋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會引起建筑物不規則的彎曲變形,當建筑物的某些部位產生剪應力和技應力而當結構抗剪、抗拉應力不足以抵抗變形應力時,便會產生變形裂縫,這些裂縫大多發生在建筑物下層。地基不均勻,地基含水量的不正常變化,建筑結構形式不當,都會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有些建筑和結構設計中,立面變化過大,片面追求大門大窗,追求立面輕巧,過多地削弱了墻體截面,削弱了房屋的整體剛度,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偏移較多,而在結構設計中,不進行房屋的整體剛度計算,僅取房屋的一個排架,一片剛架,一扇墻等單獨進行分析和計算,在各種計算方法當中,又有許多假定的條件來作為計算前提,因此計算結果并不十分符合房屋的實際工作狀態。所以對重要的房屋,應進行基礎沉陷計算,控制其下沉量,大力加強房屋的整體剛度,不應盲目采用框架結構,因為框架結構對基礎不均勻下沉比較敏感,易在節點處產生過大的自應力,而導致梁、柱開裂。

由于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裂縫屬于不穩定裂縫,一般均有繼續發展的趨勢,從不穩定到穩定往往持續較長時間,嚴重的會一直發展下去而使建筑物呈危險狀態甚至破壞,一旦發現,應及時分析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在大量的工程實踐中,相當數量的裂縫并非由外荷載及不均勻沉降引起的,甚至在尚未承受外載之前結構就已開裂,它們是由于溫度變形,收縮或膨脹變形引起的。我們先來看混凝土的裂縫,一般發現混凝土裂縫后,我們都要進行標準調查、詳細調查,是否容許裂縫寬度,并判斷開裂原因,來對裂縫進行修補和補強。

混凝土的裂縫可分硬化前及硬化后兩種合作類型。混凝土硬化前的裂縫主要是因為混凝土骨料沉落、塑性收縮和不正確的表現抹平及養護方式引起的,混凝土澆灌后,粗骨料開始沉落,擠去了水分及空氣,出現沙水現象,鋼筋、預埋件及大的粗骨料會阻礙骨料的自由沉落,使之分離,造成裂縫出現;混凝土表面的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出現的混凝土表面水的光澤消失的時候,表面水的過速蒸發是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的主要原因;在混凝土硬化前過分的刮抹,會使水、水泥及細骨料呈現在面層,形成含水量大的砂漿層,它強度較低并有較大的干縮性能,如表面撒水泥刮抹則會加重表面花紋狀裂縫的出現。

混凝土硬化后,在干燥條件下的收縮率為O05,拌和用的水量多少、骨料的重量及彈性模量的不同、溫差的變化、水泥水化等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收縮,導致裂縫的發生。為了防止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就要從設計和施工著手,采用“放”、“防”、“抗”的方法,“放”,盡量減少約束之間的相互制約,允許結構自由變位,如增設防滑層和預留后澆縫,以適應變形的要求,釋放和減小的溫度和收縮應力。“防”,主要是采取防護措施,大幅度減小溫差,并使溫差及收縮盡量緩慢,以減小技應力。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