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資質完善中小企業資產管理的對策

3
發表時間:2023-01-20 09:10

1對流動資產管理指標進行個性化調整

一方面,在周轉率指標的使用上,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首先是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率較高的企業應當選用賒銷收入作為分子,考慮現金折扣后的影響,保證口徑一致;生產性企業和周期性明顯的企業計算該指標時,分子應該考慮季節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影響,從而體現營運期間真實的回款效率。其次是存貨周轉率。應當考慮用材料投資或抵債等特殊業務對指標的影響作出調整;結合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進行交叉分析,建筑資質有條件的話通過存貨平均占用期進行深入分析;充分考慮存貨減值的影響等。最后是流動資產周轉率。深入分析企業資產的流動性,準確匹配資產類別,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財務人員需提升專業水平,多學習最新的準則和管理會計知識,優化企業財務分析指標,將流動資產和企業經營周期充分匹配,提高流動資產營運效率。

2完善非流動資產流程管理及績效管理

對非流動資產建立預算管理,并將充足的可行性分析作為決策的前置要求,建立對比方案后進行采購。改進非流動資產流程管理。操作人員進行充足的崗前培訓后方可操作設備,維修時優先選擇專門的售后人員進行維修,無條件時由培訓后的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手冊進行,對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不定期檢查。財務人員一方面加強賬實核對監管,注重資產清查,并對差異及時監督并落實;另一方面提升資產保全意識,關注非流動資產的減值情況及財產保險是否在保,防止意外風險。技術類中小企業財務人員還需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法務知識和財務知識學習,有利于企業資產的確認和保全。對于閑置的非流動資產,資產使用部門應與財務部門聯合評估、分析后,考慮是否采用處置方案,通過轉售增加資金周轉。資產處置應經過多管理部門審批后方可執行,保證處置信息透明。將非流動資產管理納入績效管理。采購資產的價格、質量,以及合同條款是否合理,納入采購部門績效考評中,資質確保責任落實。設備使用情況納入車間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績效考評指標。

3對表外資產建立相應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應對自身競爭力作出評估,確定自身的競爭優勢,并對自己的優勢資源進行分級管理。建議可以將優勢資源分成核心資源、重要資源和一般資源三級。其中屬于核心資源的,應建立具體的管理制度并安排專人負責。如核心資源為組織資源、客戶資源、關鍵技術的,應確定保密層級,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并明確違約責任等;如核心資源為人力資源或關鍵技術人員的,可以考慮通過簽訂服務期協議、競業限制條款或者期權方式保障人員穩定性;屬于重要資源的,可通過第三方擔?;虮kU等方式轉移風險;屬于一般資源的,可通過普通的內控機制,如建立權責分離等手段進行風險防范。

4根據戰略規劃及時調整資產管理制度

大部分中小企業雖然不具備戰略制定部門,但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總體戰略仍有一些大致規劃。在制定資產管理制度并執行的過程中,應保持和總體戰略規劃相匹配。處于初創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發展為主。中小企業投入規模較小,經營風險較大,資產管理制度應以抗風險為主要目的。此時相較于采購非流動資產,選擇租賃方式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彈性。同時還應對重要資產采用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如倉庫注意通風防火防盜、確保財產保險有效性等。處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發展為主,同時會為迅速占領市場,需要擴大企業規模。此時,企業可以隨著融資的增加逐步配置一些非流動資產,并完善相應管理制度,在提升規模效應的同時,能為后續籌措資金快速擴大規模奠定良好基礎。一些處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保留市場份額和提升利潤率為主。資產管理制度應側重保障資產利用效率,采購管理應考察資產性價比,流程管理應強調資產運營效率,注重盤活閑置資產和做好處置流程監管。

結語

在資產管理方面,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改善,這也是每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資產管理,同樣還有很多其他的管理內容需要管理者去學習和實踐。隨著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突破瓶頸,并逐步成長為行業的中流砥柱。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