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作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
發表時間:2023-01-16 14:10 通過對2019年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文章進行綜合分析,之所以會產生上述問題,根本原因是的動機產生了嚴重的錯位。 (一)文章作者的目的錯位我國從1992年開始,會計專業的職稱從評、聘方式改為考、聘方式,近30年來,幾乎每一所高校(含高職院校)都開設了財務、會計類專業,大量的畢業生充實到了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實務工作,他們面對職稱晉升———專業課程考試基本可以順利通過,但對于職稱評審中的科研、論文條件,幾乎成為大多數財會人員晉升職稱的“門檻”。導致他們各顯神通的采取各種辦法開展課題研究、發表專業文章,于是就“生產”出了許許多多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管理方面的文章并得以發表。 (二)的渠道錯位應該說,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對各類期刊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每年也會對期刊進行年審。施工合作但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既然有那么多的作者需要發表文章,而期刊是有限的,于是就催生了發表文章的“中介行業”,這些“中介行業”只要文章符合寫作規范要求、重復率不超出期刊規定,就想方設法地推薦給相關的期刊發表,至于文章的學術性、指導性和實際意義也就不多關注了。當然,也有少數期刊出于期刊本身在同行的影響力小或是對辦刊效益的考慮,也需要大量的稿源支撐,這些文章順利發表也就屬于正常了。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的思考 (一)源頭治理,矯正研究動機任何問題的解決,“治標”更需“治本”。要從根本上扭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的現狀,必須從“需求市場”出發,完善財務類職稱評審條件。目前,各企事業單位對財會類人員中級及以上職稱評審首先需要通過財政部統一舉行的資格考試,在此基礎上,除了要滿足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恪守職業道德、有責任心等基本條件要求外,還必須滿足業務條件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學術水平等要求。對學術水平的評價一般是用科研課題、發表研究論文或撰寫正式出版的本專業學術專著為量化衡量標準。對于多年來在企業會計、財務、電算化等崗位工作的財務人員來說,資格考試、基本條件、工作能力、工作業績比較容易考核,而學術水平條件的考核就成為會計人員職稱晉升的“風向標”。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僅僅會計從業人員就超過2000萬人,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需要逐步取得中級及以上任職崗位,如再加上經濟、管理崗位的人員,于是,需要論文、課題作為取得任職崗位條件的龐大數量群體出現了。我們只有進一步完善經濟類、財會類崗位任職條件,科學設置學術水平的評價標準,以工作實績指標替代課題、論文指標,就會減少市場對課題、論文的“剛性需求”,自然就會大幅度減少粗制濫造的中小企業施工內部控制方面的。 (二)堅持研究目標導向,引導研究者回歸由于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目的的嚴重錯位,使得研究者在撰寫論文過程中迷失了研究的目標,忘記了研究的初衷,直接導致了發表的文章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談,甚至是無病呻吟。因此,應當采用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導我們的研究者回歸到理論研究的正確軌道上來,回歸到課題研究的初衷。一是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管理,根據經濟發展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新要求,適時調整財務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引導財務會計人員主動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準確定位自身職責,加強對自己所在行業、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解剖研究,推動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二是各級政府的中小企業行業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中小企業行業協會、行業網絡平臺作用,加強調查研究,分析區域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課題研究指南,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引導財務會計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對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研究,從而幫助地方企業解決管理難題,為促進中小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