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合作本土傳統建筑文化融入高職院校

12
發表時間:2022-02-21 10:55

品質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及思路將本土傳統建筑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品質育人過程中,傳承和發展地方文化,培養服務地方的高品質人才。以環藝專業為例,探索完善品質育人的主要內容及建設思路,合理運用、切換4種課堂(內課堂、外課堂、網課堂、工課堂),權衡學校課程、學生發展、傳統文化、地方產業各方面,實現課堂浸潤、身臨其境、資源整合、實踐拓展的全面發展。其中多門課程與傳統建筑相關,如《中外建筑史》《浙江傳統建筑概述》《古建筑測繪與勘察》等,結合金華本土建筑文化內容構建特色專業課程。此外,針對金華地區傳統建筑文化優勢拓展部分資質合作課程成為全校公選課甚至社會培訓課。

1學習和調研研究本土傳統建筑文化,完善傳統建筑文化課程體系

在內課堂中加強本土傳統建筑文化理論學習,除《中外建筑史》《古建筑測繪與勘察》等基礎課程中融入本土建筑外,可增設如《傳統民居賞析與設計》選修課程,以本土建筑為實例加強理論學習,構建基礎知識體系,彌補高職院校側重培養專業技術能力而文化方面不足。從藝術采風、課程考查、實地測繪等實踐教學過程中調查和學習本土傳統建筑及文化,引導學生梳理地域化特色,也為后續的設計課程積累文化元素素材。

2營造本土傳統建筑文化學習研究氛圍,引導和激發學生認同感

將傳統建筑文化浸潤式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有所喜、所感、所悟,循序漸進啟發感性認識、理解傳統建筑文化內涵并融入設計,在學生內心打上傳統建筑文化的烙印,營造本土傳統建筑文化的主動學習和研究型氛圍,發揮傳統文化教育的優勢。

3整合本土傳統建筑文化內容,吐故納新、活化優勢建筑資源

中華傳統建筑蘊含豐富而多樣的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價值,但也受到不同時代各種因素、條件的發展限制,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及生活習慣,特別是年輕人群體。選擇適合時代需求,符合當下審美,與地方產業更有契合度的優秀傳統建筑文化內容是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揚棄過程,也是傳統文化內容的整合過程,更是激活傳統建筑文化的生命力的過程。

4反哺本土傳統文化和地方產業,深化校地合作協同發展

以鄉村振興戰略和“雙高計劃”為指引,以繼承、發揚本土傳統建筑文化為核心,以保護、利用、繼承、發展傳統建筑文化為目標,在落腳并且服務本土傳統文化和地方產業中,促進傳統建筑工藝、文化傳承合作創新,促進地方產業升級。學生在充分學習和領會本土傳統建筑內涵和相關技術過程中提取設計元素融入到設計中,使傳統建筑文化傳承有所依。

結語

傳統建筑是金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其特有的形式、材料、色彩、結構都蘊含著地方文化精華,也濃縮了地方精神的重要體現。對于本土傳統建筑及建筑文化國內已有諸多研究,而高校教育與本土傳統建筑文化結合方面的探索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將本土建筑文化融入高職品質素養教育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作為金華地方性高職院校,挖掘優秀傳統建筑文化,繼承本土傳統建筑文化和發展新形態產業,培養服務于本地的建筑文化保護與繼承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是不斷推進高職院校品質素養教育前行的重要內容之一。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