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資質合作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策略10
發表時間:2021-09-01 10:00 1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現場考察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考察,將現場情況與工程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如果資料內容與現場情況不符,應及時上報資質合作工程問題,同時對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
1.2圖紙會審會審是確保施工圖設計準確可靠的關鍵。技術人員應對方案中的不合理之處按規范要求進行修改設計,補全施工圖的缺漏信息。圖紙審核通過后,再進行工程的技術交底工作。
1.3技術交底采取三級技術交底機制,依次進行項目技術交底、標段技術交底、班組技術交底工作,確保全體施工人員正確理解建筑鋼結構的施工要求,全面掌握工藝技術操作要點與注意事項。
1.4檢查材料設備材料入場應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首先,對鋼筋等施工材料的規格、質量與結構完好性進行檢查,核查質檢報告等相關資料文件,隨機抽取少量材料作為試樣送檢,查看試樣檢測結果,退回規格尺寸有誤和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材料;其次,以施工圖為依據,對鋼構件的規格、尺寸與材質進行檢驗。如果構件規格尺寸的誤差值超過允許范圍,將構件進行返廠處理或現場加工;最后,檢查機械器具的完好性,對機械設備進行調試運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況。
2做好工序的交接檢查工作
為了及時發現并處理建筑鋼結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隱患,項目管理者首先應建立“三檢”機制,對鋼結構工程進行多次質量檢測。例如進行施工合作中的工作交接,責任人應提前對施工質量進行自檢互檢,其次是進行班組檢驗,對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的完工部位進行返工處理。最后再進行更加細致的專業檢驗,由質檢員對已完工工序的質量進行全面檢驗,確定完工部位的質量達到工程標準后,在報告單上簽字確認,即可進行后續工序的施工。
3竣工驗收
完成建筑鋼結構工程的施工,由工程管理者組織專家共同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的質量檢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超聲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射線檢驗等檢測技術,準確評價建筑鋼結構的工程質量。確定質量合格后,由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負責項目竣工的驗收,并提供鋼材質量檢驗證明、無損檢測報告等相關資料文件。
4建立項目三階段質量的管控機制
4.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階段的質量管理內容是制定建筑鋼結構質量的控制計劃,做好必要的工程部署,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及可能造成的影響。例如,建立科學、完善的項目質量管控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范圍與工作內容,確定部門間的從屬關系,確保制定的質量控制計劃能夠有效落實,提供開展協同管理必要的基礎條件。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組織機構。
4.2事中控制質量事中控制的管理目標是規范建筑鋼結構施工中的作業行為,降低人為、環境等因素對鋼結構質量造成的影響,及時發現鋼結構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質量。項目管理人員可使用PDCA管理法,根據現場情況與技術方案,在現場布設若干數量的質量控制點,對質量控制點進行有效管控,確保關鍵點的工序施工能夠達到工程質量要求,及時發現并處理質量問題。例如,將預埋件的埋設作為質量控制點。埋設預埋件后,檢查預埋件的埋設質量,如檢查埋件錨筋是否與主體鋼筋綁扎牢固,將預埋件的標高與水平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4.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首先,對鋼結構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性檢查。根據《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要求,依次對鋼結構涂層厚度、金屬表面磁粉探傷、鋼結構焊釘彎曲試驗等指標進行自檢,對高強度螺栓連接預應力、焊縫超聲波、高強度螺栓表面硬度等指標實施外檢;其次,總結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積累施工管理經驗,優化并完善工程質量控制體系。
結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是建筑工程常見的結構形式,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工程優勢及適用性,目前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隨著近幾年建筑產業的發展,為提升建筑鋼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推動鋼結構工程的進步與發展。建筑企業必須提高鋼結構工程的安全管理與質量控制力度,落實各項施工管理措施,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準確辨識工程危險源,完善現代建筑鋼結構工程的施工管理體系。 上一篇建筑合作節能設計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