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筑資質鋼結構施工安全性的對策12
發表時間:2021-09-01 09:59 1強調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筑資質工程施工過程中,部分一線工程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未接受過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在施工中常發生違章操作、誤用器械、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規范的行為,使鋼結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受到影響。項目管理人員應提升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防止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首先,組織全體工程人員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分析工程事故產生的原因,將施工規范和技術作業標準等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要求全體工作人員樹立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其次,建立權責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出現工程事故時,對相關責任人追責懲處;最后,組建現場安全監督小組,設立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巡查,糾正不規范施工行為。
2重要工序施工的安全管理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在建筑鋼結構的施工中,工程事故多見于構件吊裝、高空作業等工序,提升關鍵工序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可有效提高建筑鋼結構的管理效率,降低工程事故的發生概率。
2.1吊裝施工安全管理首先,項目技術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合理規劃鋼構件的吊裝線路,清理線路周邊區域的障礙物,禁止人員滯留或經過,盡量減少外部因素對吊裝施工安全造成的影響,當構件傾斜或高處墜落,不會發生人員傷亡或機械器具損毀等工程事故;其次,吊裝施工前進行必要的試吊作業。將鋼構件起吊至地面上方0.5m處,觀察是否存在鋼構件傾斜或失穩的情況,根據試吊情況優化或調整吊裝方案,如增減吊點數量或調整吊點位置;再次,嚴格控制構件吊運速度。如果鋼構件晃動幅度過大,應立即懸停,待構件恢復穩定后再繼續作業。同時,在強風等惡劣天氣情況下,禁止實施構件吊裝作業;最后,在作業面搭建配套的支撐裝置,待鋼構件就位后,對構件水平位置與朝向角度進行測量調整,確定無誤后,緩慢下落構件,確定構件與支撐裝置固定連接后再拆除吊具。
2.2高空作業安全管理項目資質管理者實施高空作業前,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將使用的機械器具固定在作業平臺上,禁止施工人員以拋擲的方式傳遞工具。將墊片螺栓等配件放置在專用工具袋內密封保存;其次,要求施工人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備,如系牢安全繩,佩戴安全帽等;再次,做好地面的安全管理工作,禁止在下方地面堆置機械器具或人員滯留,在四周擺放施工安全警示標志;最后,對高空作業全過程實施監督,及時糾正各類不規范作業行為。
2.3操作平臺安全管理項目管理者應針對操作平臺的不同類型,制定有效的安全作業注意事項,并對其實施必要的安全管控。例如,搭建移動式操作平臺時,控制操作平臺的面積與高度分別在10m2與5m以內,高寬比不應大于3:1,施工荷載不應超過1.5kN/m2,并對平臺進行穩定性測算,通過后,將平臺設計方案編入施工組織計劃。施工過程中,按時對操作平臺進行安全檢查,如檢查底部輪子與平臺接合處的牢固情況、平臺次梁間距、立柱底端與地面間距、四周防護欄桿的穩固情況等。搭建懸挑式鋼平臺時,應考慮此類平臺屬于工具式的定型化平臺,隨施工進度移動安裝,在周圍設置防護欄,使用專用掛鉤與鋼絲繩固定平臺,定期檢查并更換磨損的鋼絲繩。施工現場的操作平臺應標明平臺的容許荷載值,嚴格限制平臺總負荷,避免因負荷超標而發生意外。
2.3施工防護管理
與普通房建工程相比,鋼結構工程的高空作業量較多,若現場環境和氣候條件惡劣,會造成嚴重的施工安全隱患,嚴重情況下還會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為提升鋼結構施工的安全性,項目管理者應做好施工現場的防護管理工作,具體措施有:第一,鋪設走道板。進行柱梁等構件的安裝施工前,可在鋼梁上鋪設走道板,若干鋼管搭設成十字網狀,并將鋼管固定在鋼梁上翼緣部位;第二,地面洞口臨邊防護。在邊長超過1.5m的洞口、管道井等部位安裝高度為1.2m的防護欄,使用螺紋鋼筋作為防護欄的下橫桿、立桿與上橫桿;第三,懸空防護。進行高空作業時,提前安裝吊籃等懸空設施,使用安全帶、安全繩將作業人員固定在吊籃上,便于實施焊接、螺栓終擰等高空作業。
2.4工程危險源辨識與預防
在鋼結構工程施工期間,受項目、環境、機械器具等因素的影響,施工現場會有大量的工程危險源,如果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達到危險源的觸發條件時,便會發生高空墜落、建筑火災、人員觸電等安全事故。因此,作業人員要具備能夠辨認施工危險源的能力,這既是鋼結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鋼結構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