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作項目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

2
發表時間:2021-08-11 11:27

1加強預算管理與風險防范

預算管理是控制項目成本的有效途徑,項目部應根據市場行情向企業反映費用的收取標準,通過定額控制支出,根據行情及時更改預算支出,要求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相關人員深入學習施工合同,在簽訂合同之前,以增強預算人員的預算能力為切入點,立足于合同的整體框架及其細化內容展開,在中期注重開展審計人員的監督審查工作。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在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準確地管控各個項目收入的預算,針對支出預算的相關編制則采取“零基預算”的形式。同時,關注風險管理,如項目失控、工期拖延、意外事故等問題,都會降低項目利益。只有風險控制得好,才能獲得更高收益,可以通過風險監控、風險控制、風險轉移等方式降低風險,且應理性看待索賠,在項目施工中,尋找索賠機會,收集索賠證據,方便未來工作的開展。

2規范工程進度控制體系

在保證建筑工程項目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工中,規范工程進度控制體系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的相關管理人員需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測,以及實施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對工程項目進行細致探索,討論對策、安排施工進度計劃,以此確保項目的整體工期能夠控制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若施工進度受突發事件影響,項目管理人員需及時協調好各工程內容的時間差,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突發事件進行分析并解決,保證施工進度能夠按照預期進度計劃進行。企業需要規范和完善工程進度控制體系,制定完善的突發情況解決方案,增強施工組織等單位對施工進度計劃的整體控制能力。

3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

若想提高工程項目管理的技術水平,必須引進新的管理方式,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實現工程項目管理質量提高的必要手段,建筑企業不僅要具有專業施工能力,還要有全面的現代化管理技術。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對提高投資效益、改善工程質量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增強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可實行考核制度與獎懲制度,使其將新技術運用到工作中去,以信息化、技術化工程項目管理作為突破口,借此提高整體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提高目前我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工作規范化。除此之外,應改善企業相關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培養“重實效、高效率、多層次”的專業信息化管理人才,建立“反饋快、渠道廣、零延遲、扁平化管理”的人力資源培養制度。

4運用裝配式工程建設模式

裝配式建筑是采用國家標準設計,實行工廠化生產,從而達到一體化裝修等目的,實現建筑規模化建設[4]。作為新型的建筑類型,相對于傳統建筑具有生產效率高、節能省材、環保、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等多個優點。在很多項目建設當中,預制化可以縮短將近一半的工期,對構件的設計冗余進行剔除,減少建筑構件的用料,借此解決在工程建設中建筑垃圾的產生、處理問題。同時,其能夠保證每一個構件擁有穩定的質量水準。模塊化的預制對建筑形體進行了結構分解,在此基礎上便能夠滿足多元化的設計需求,能夠應用于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建筑。因此,建筑工程應實現建筑從傳統到裝配式的成功轉型,提高施工質量。

5構建全面的項目管理制度

企業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必須以制度為中心,將嚴格的施工標準和企業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到建筑的施工管理程序及其企業人員的“模塊化”管理當中。因此,構建全面的項目管理制度至關重要。企業應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及施工情況,建立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提高其管理水平,規范其管理工作,明確各級質量職責,進行監督、考核、指導、評價等多項工作,做到責任到人。在順利完工的同時,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并以促進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制完善作為合理的切入點,相關工程的負責人、管理人員應該制定出一套合規合理的質量監管標準與對應的管理制度,明確落實各級管理人員的對應監管責任,在工程出現問題時貫徹“落實到人”的監管體系,保障相關的責任管理規范合理運行,使建筑項目符合國家要求。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