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建筑資質施工管理的原則思考26
發表時間:2021-03-26 10:15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資質管理工作是從2007年9月1日開始實行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保證施工企業的規范化、制度化與程序化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建筑企業市場秩序的健康平穩,推動建筑工程行業不斷發展,充分實施施工企業建筑資質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資質管理以政府管住、管好的能力確定管理的范圍。如日本實行建筑業許可制度,不分級。但對參與官公廳工程的企業實行分級,業績優良的企業才允許申報,建設省審批其資格。 資質管理以較少的類別分類給企業較大的發展空間。如日本是分為28類,除土木工程總承包和建筑工程總承包外其他大部分是按工種分類。新加坡只將工程分為五類:建筑施工、建筑相關工程機電工程、建筑維護,建筑材料供應。其中建筑維護和建筑材料供應與工程施工能力關系不大。其他三類細分為30個小類,其中建筑施工只分為一般建筑、土木建筑和基礎工程。 資質管理以個人技術資格為基礎。如日本要求企業技術負責人要獲得國家認定的建筑師資格,每個營業所要有達到技術資格要求的專職管理人員。 經濟市場化程度和政府對經濟的介人程度有關。歐美國家側重自由競爭,沒有政府定級制度,主要靠市場交易主體的相互制約。日本是發達國家中政府對經濟介人程度最深的國家,所以有了相對簡單的建筑業資質管理制度。新加坡韓國及臺灣地區等長期以來是政府主導型經濟,建筑業資質管理更為復雜和嚴格。 資質管理應考慮以下幾個原則:資質分類宜粗不宜細,要減少內部障礙,給企業發展留有較大的空問,使之能夠充分發揮優勢和企業潛力,最終通過競爭來誕生一批建筑業的航空母艦。這方面,電子行業主管部門是開明的,值得我們關注。國外建筑業資質管理類別相對簡單,同樣是考慮了企業全面發展的問題。 資質管理要適當放寬有資金人才、技術實力企業的進入,能夠在建筑業造成吸引資金、人才的環境有利于全行業人才素質的提高和資金的充實。日本建設企業中,三井建設、住友建設、日產建設東急建設等大型企業都是其它行業跨進建筑業的兼業公司。其它很多大型建設企業也有銀行保險商社等集團或財團作為大股東如果把他們拒之門外,對日本建設業會有釜底抽薪影響。 資管理要簡化企業建立程序,能夠使符合工程需要的單位迅速進入,同時促進專業化企業的發展。一方面是方便科研單位和研究人員,特別是新技術新材料的發明創造者盡快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另一方面是鼓勵實力不夠的企業在專業分包的位置上拆分、重組,盡快完成專業化改造。第三是方便掛靠單位和個人獨立出來,減少糾紛,凈化市場便于政府主管部門管理和監督。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只有9萬多個,比起日本55萬個企業少得多,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數量達到幾十萬個并不為過。 資質管理要給企業造成危機感,使企業時時注意提高企業實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術能力提高工程質量,否則,就被降級或淘汰。國外建筑業是倒閉率最高的行業,我國則是最低的行業之一。只有面臨生存危機,建筑企業才能獲得提高,這是各行各業已經證明的事實。資質條件中個人技術資格是基礎,這方面,我國建筑業還有較大差距。如果沒有個人技術資格的基礎,整個行業素質將大打折扣,出了問題,也不好追究責任者。 建筑施工企業資質的重要性:影響企業競爭戰略。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力主要是通過施工能力、企業信譽、管理水平報價水平、財務管理水平、人員狀況等因素共同影響的,而資質是衡量施丁單位這些因素標準的重要指標,而建筑施工企業的資所類別與高低。將直接關系到施工企業的發展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危機感,促進企業將經營重點放在管理水平、技術水平、人員素質等方面的提升上,通過綜合實力的提升提高資質等級,而獲得更好的發展。企業組織機構。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的結構模式單一,導致企業核心競爭力薄弱,因為投資導向及行業壁壘等問題,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的產業結構呈現扁平化狀態,競爭狀態維持在簡單土建工程的重復進行中,導致企業經營規模雖然擴大,但是企業經濟效益不甚理想。影響企業經營管理。建筑施工企業相要承描更多的建筑工程項目,就需要在建筑市場中展示企業信息與形象,以資質作為競標活動的必要標準,企業只有保證資質水平高,才能夠在建筑行業內繼續發展。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的資質管級與級別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競爭地位影響企業經營業績。相要提高企業的生產產值利潤指標與經營開發水平就必須要加強資質管理水平。3建筑施工企業資質管理形勢。隨著圍家政策的不斷健全施工企業資質管理工作與傳統資質管理水平之間有了明顯差距,逐漸朝著信息化、標準化與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資質管理形勢如下:資質申報與審批變化。通過政府工作的改革實現了各項職能的完善,并目將審批權限下放,提高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積極性。住建部門近年陸續發布了相關政策,例如2016 年7月出臺的建造師與資質標準之間的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施工單位除非申請最低資所筆級否則建造師與資所不再掛鉤,這為旅工企業進行了松綁,將資質管理重點放在企業實際能力上。并且住建部門近年也相應頒布了資質標準修訂制度,實現資質劃分與設置工作的合理化。政府監管形式變化。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相應建立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該監管平臺與傳統監管體系相比較,更加開放,能夠實時查詢施工企業信息,包括企業人員信息、項目信息、資質信息等,并且在單個查詢基礎上輸入關鍵條件就能夠實現信息的互通。實現了市場監管體系的信息化,有效的減少了人為干擾因素,實現了企業信息的透明化管理。 建筑行業始終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將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工作與生活質量,因此通過資質管理手段實現對建筑行業的有效監督與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資質管理工作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卻存在著較多問題,施工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存在矛盾尤其是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施工單位的數量急劇增長的時代背景下資質管理工作的不足更加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