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輸變電工程項目合作后評價研究36
發表時間:2020-10-21 10:41 建立1000kV級國家主干電網,是一件史無前例的工作,對于我國電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建設特高壓電網是滿足未來持續增長的電力需求的根本保證,是提高我國能源開發和利用效率的基本途徑。通過建設特高壓電網,實現跨地區、跨流域水火互濟,實現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格局,可達到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的目的。建設特高壓電網是培育和發展國家級電力市場的重要條件,是提高電力工業整體效益的必然選擇,是電力工業技術創新的重大舉措。我國1995年在國網武漢高壓研究院戶外試驗場建成特高壓試驗線段,進行特高壓1000kV級交流輸電系統工程的研究工作,為加快國家主干電網的規劃和建設進程,遵循吸取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充分考慮技術成熟性和逐步實現國產化的技術政策奠定了基礎。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有利于領導的正確決策,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施工一線施工的實施,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加強企業的質量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質量問題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監控管理和方法手段施工質量監控的作用與目的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控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力的質量監控能使工程質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目標,有利于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質量是工程項目的生命,是業主方投資收益得以實現的保障。質量不僅關系到工程項目的功能、使用價值,而且關系到國家利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作為電網企業,輸變電工程是工程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進入二十一世紀,電力建設事業迅猛發展,輸變電工程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輸變電工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輸變電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敗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其工程項目合作質量不僅關系到電網中重大設備的運行安全,也關系到電氣運行人員的人身安全,施工質量低劣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或潛伏隱患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交流輸變電工程設備電暈是設備電極表面電場強度超過臨界電暈場強時,設備電極周圍空氣中的電荷在電場中移動和發光的現象。特高壓1000kV級交流輸電系統的工程設備電暈特性關系到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和線路的電暈損失,對輸電系統運行控制及工程造價都有影響。因此,開展1000kV交流輸變電設備電暈特性的研究意義重大,通過合理設計輸變電設備的電極外形尺寸,可減少輸變電系統基建投資和降低供電成本。試驗研究內容國網武漢高壓研究院的特高壓試驗線段,是國內最接近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實際的線段,因此利用其作為試品進行了可見電暈的測量。試驗中試品的結構形式和布置方式參考了日本、前蘇聯、美國和歐洲在1000kV輸電線路上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前蘇聯和日本的設計建設經驗,并結合了我國1000kV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初設結果和750kV的設計經驗,充分考慮各種電極盡量接近輸變電工程實際情況進行模擬。 所以在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中,必須加強施工質量的管理工作,確保施工項目優質、高效地達標投產移交。 本文基于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針對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特點及內容,對質量管理要點及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指出由于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特點不同,所以質量管理的內容和方法應各有側重,本文將輸變電建設工程項目劃分為開工準備、項目施工、竣工驗收與總結評價三個階段,針對最易發生質量問題的變電站土建施工加以分析研究,指出施工階段質量管理的內容、要點和方法。并用于指導五棵松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的施工質量管理實踐,取得了很好的預期效果。對提高我國輸變電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管理水平有一定幫助,并能夠對國內外輸變電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研究同仁們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