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資質合作中關于河染湖流域污染治理模式的反思

45
發表時間:2020-09-01 10:27

2007年以來,太湖流域連續爆發的大規模藍藻項目項目事件,引發了對“九五”以來河染湖流域污染治理模式的反思,單純依靠工藝技術治污、各地方各自為戰以及缺乏“問責機制”是太湖流域水污“屢治屢犯、越治越污”的重要原因。流域是一個空間整體性極強、關聯度很高的區域,流域內不僅各自然要素間聯系極為密切,而且上中下游之間、干支流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極其顯著。“

另一方面,正如9位美國環境經濟學界的著名專家在總結過去25年環境經濟學的演變和發展趨勢時所強調的,隨著環境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現實需求中的政策問題為環境經濟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流域水污染治理問題屬于環境經濟學研究項目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越境環境污染問題。

但環境審計真正進入到環境保護和環境責任管理領域還是197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工作會議之后,隨著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的頒布,一些企業為了避免和減少因環境污染遭受的罰款損失,開展了由內部審計師進行的環境審計。

1995年9月,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在開羅召開第十五屆大會,正式將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審計列為主要議題,認為環境審計主要應該關注環境、自然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審計;合規性審計;績效審計;施工資質合作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