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作中怎樣提高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59
發表時間:2020-03-02 09:40 提高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需要,也是建筑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的對外開放,具有經濟實力和技術、管理實力的國際承包商將大量進入中國,國內企業也面臨著走出去的問題,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也成了建筑企業急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考慮如何推進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施工企業又如何改進自身缺陷,向更高的質量管理水平邁進,以優質的施工質量來迎接市場對外的全面開放等問題,所以我們要以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為契機,努力營造我國建筑企業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建筑項目質量管理現狀在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一些施工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重視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手段落后,不重視事前計劃和事中控制,不能實現全面、全過程的動態質量管理。 1.1建筑合作市場不規范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門對國家有關建筑市場的行政規定和管理要求貫徹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甚至不落實,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的現象.有的業主不管工程大小,結構難易、層次高低,都指明要一級以上企業參與投標,要一級建造師、一級項目經理承擔施工任務,結果抹殺了差別化競爭,使高低資質、大小企業同時涌向一個工程項目,造成了市場的無序化競爭,加重了市場秩序的混亂.同時,派生出施工方無資質掛靠有資質,低資質掛靠高資質,建造師資格證書出借等諸多違法違規行為,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建筑市場的不規范運行.由于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主要依靠手工作業和簡單的輔助工具,市場準入壁壘低,許多缺少資本的小企業和個人大量涌入。 1.2參與人員質量意識差質量意識是人們對質量的認識和態度的綜合表現.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質量管理的第一關.企業高層領導對質量問題沒有高度重視,把企業目標重點定在利潤、進度上,沒有樹立起只有高質量才能帶來高效益的超前意識,導致管理層及基層工作人員沒有明確的質量目標.目前大多建筑公司領導對“質量第一”的口號講的多,落實的少,而把主要目標鎖定在抓進度、保工期上,對質量如何進一步提高很少重視.公司管理層質量意識不強,從而使質量監督層的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視,使他們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1.3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很多建設工程的業主并不是合格的市場主甚至不是完全的法人主體,在建設工程項目時,存在很多不規范行為.有的建設單位不是完全的法人主體,建設資金的使用、施工單位選擇、建筑標準的選擇等,都不能自主決定,經常受到其主管單位的影響,無法承擔發包方應承擔的責任和任務,缺乏市場意識,破壞與承包方的平等交易關系.阻礙市場機制的發展.而且投資責任機制不健全,片面追求低造價,片面追求高標準,短工期,這些都阻礙了工程質量.建設單位分包工程,致使一個項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施工隊伍,施工水平的差異及現場缺乏統一管理,使施工質量無法保證.按照國家現行的建筑質量評定標準,單位工程中如果有一個分項或分部工程不合格,那么整個單位工程就被評為不合格工程。 1.4設計單位行為不規范建筑質量發生問題,一般都認為是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實際上其中一些問題是由于設計不到位造成的.現在很多設計單位實行的是誰承攬工程誰設計,這樣在單位內部形成固定搭配,形成這幾個人對某一類設計非常熟練,但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工程,其他設計人員又不易介入,致使設計單位的設計優勢及專業之間的互補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影響設計質量.另外建委設計質量監督站,對設計質量的監測是每年抽驗,這樣致使很多建筑設計得不到及時檢測,為設計質量事故埋下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