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了解的建筑工程合作中招投標制的問題及對策

9
發表時間:2019-12-17 10:14

眾所周知,招投標這種制度在中國首先應用于建筑業。這是和我國建筑業本身的重要性分不開的。自從1999830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來,中國的建筑市場的招投標制逐漸走向規范,但是畢竟這種制度的有效生存時間很短,所以目前中國建筑工程合作中招投標制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招投標這種在本質上宣揚按“三公”原則自由競爭的資源配置方式正在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國內的招投標制體現在這樣一種層次上:

第一,為買方提供最合理的價格,即在信息對稱的假設下尋求到質量既定情況下的最低價格,我們稱之為價格發現功能;

第二,為賣方找到最合適的買主,即在當前賣方市場條件下,經過買方充分競爭將產品以最適宜的價格售給最合適的顧客。但在我國當前的建筑市場中,招投標制的實行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主要問題一、從行業環境而言,中國的建筑工程的招投標市場存在著大量的非充分競爭。

1. 應招標的工程不實行招標而用行政手段分配。由于工程招投標涉及的項目規模和輻射面較廣,所以政府建設工程的招投標制度多在政府采購中使用。但我國的政府招投標工程項目大多數為政府行為而不是市場行為。政府招投標理所當然屬于政府行為,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理解。正是由于受這種錯誤觀念的支配,才導致不少政府采購行為的扭曲。如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給企業下命令、發通知參加投標,而不是刊登公告,發邀請函。招標起始日到揭標日的期限太短,有投標意向的企業來不及做周密的準備,就已臨近揭標日,只好粗制濫造標書倉促投標,或者忍痛放棄,留下諸多遺憾。

2. 統一的建設市場還未發育成熟,優秀建筑作品為數不多,平庸之作泛濫,千城一面現象極為普遍。地方、行業保護行為嚴重,而且禁而不止,其表現為:在招標投標過程中主管部門利用職權設置障礙、封鎖市場,以種種手段限制外地企業和非本部門企業進入。例如,不給外地隊伍辦理跨區施工注冊手續,在費用計算上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確規定扣繳外地隊伍一定的費用等。

3. 招投標市場的信息存在嚴重的不對稱現象。中國大陸公開招標的工程只占招標工程(含邀請招標和協議招標)的23%。這些公開招標的項目中,除世行貸款項目外,一般均不在國內傳播媒介上發布招標公告,而只在某些管理部門發布的“內部信息”上公布。

從微觀角度而言,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不規范。招標方行為不規范制定不平等合作合同。盲目壓價是目前招標中最嚴重的一種違背市場公平交易原則的行為。另外,有的業主資金不足,強壓建筑企業墊資。有的拒不執行建設主管部門發布的價格調差系數,不給建筑企業合理補償。有的不實施建筑產品優質優價,對優良工程費和趕工費不予補償。有的在正式合同后又私下簽訂附加合同。有的強行指定承包方購買質次價高的材料設備等。肢解發包工程。按建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發包單位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但是,目前有的業主為了自身利益,任意肢解工程,通過不正當關系聯系承包商,與中介人聯手索取回扣。

由于一個工程有多個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又無現場總負責人,安全與質量問題頻頻發生。拖欠工程款。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1995年,全國共拖欠工程款685億元人民幣。1995年,浙江省建筑企業被拖欠的工程款總數為20.73億元;廣州市僅市建筑公司被拖欠的工程款即達4億元;深圳市被拖欠建筑工程款在50億元以上,裝飾工程款在1520億元左右。1997年陜西省建筑總公司被拖欠工程款為4.8億元。大量發生的工程拖欠款嚴重影響了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