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項目合作中綠色施工評估體系的標準21
發表時間:2019-12-09 09:52 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都設定了相應的標準,可用來評價建筑物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但遺憾的是,由于項目合作施工過程中管理和操作系統的復雜性,加上缺乏進行施工評價的固定指標,所以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本文將針對建筑施工這個對環境產生較嚴重影響的階段進行探討,設定一系列指標,對承包商在施工階段的表現進行初步評價。 構建建筑項目綠色施工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意義。準確界定綠色施工概念的需要綠色施工的概念剛剛出現時,它的涵義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綠色施工與文明施工混淆。從某種程度上講,文明施工可以理解為狹義的綠色施工。隨著國家戰略政策和技術水平的發展,綠色施工的內涵也在不斷深化,綠色施工除了涵蓋文明施工外,還包括采用環保型的施工工藝和技術,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能源,因此,綠色施工高于、嚴于文明施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筑業肩負著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綠色施工是建筑業積極承擔這份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和具體實踐。由于施工過程中管理和操作系統的復雜性,加上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可供使用,所以什么是一致認可的綠色施工難以界定,這使得綠色施工的推廣工作進程緩慢。因此必須制定一套完整適用且得到社會各界普遍認可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用來準確界定或判斷施工企業的施工行為是否達到了綠色施工的要求。通過開展綠色施工評價還可為政府或承包商建立起綠色施工的行為準則,為廣泛開展綠色施工提供指導和方向。 施工企業評價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綠色施工不僅是政府部門的事,同時也是建筑企業自身的事。綠色施工評價體系的提出,首先對企業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業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組織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以創新管理方法、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細化管理,取代單純依靠生產要素量的投入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擺脫原始落后的生產方式。其次是大力推廣應用新型環保材料和節能型設備,應用先進成熟的施工技術,加強數字化工地等信息技術應用,并大力發展建筑標準件,加大建筑部件的工業化生產比重,從而有利于構建密切聯系生產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和推廣機制,增強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建筑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再有是對施工現場一線工人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重視并加強工人的培訓教育,才能有利于提高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利于保證綠色施工落到實處。 最終創建綠色建筑的需要綠色建筑是在全壽命周期內實現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建筑產品,而綠色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可以說,沒有綠色施工,是不可能有最終的綠色建筑產品的。綠色施工評價是實現綠色建筑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只有評價體系建立的科學、合理、實用,才可能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才能涌現出更多的綠色施工企業,為社會奉獻更多的綠色建筑。 我國建筑業的現狀建筑活動是人類最主要的生存活動之一,也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環境資源影響最大的活動之一。與其他所有的人工產品相比,建筑行業應對自然資源、能源的消耗和環境污染負更多的責任。建筑行業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主要表現為:原材料的利用、能源、水、土地和排放物污染,如空氣排放物、污水排放、固體廢物和其他排放物。據統計,當前建筑活動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源的50%,占自然資源總量40%。由此,建筑行業必須承擔起綠色發展的責任。 資源占用和浪費嚴重我國的城市大多數屬于缺水城市,并且河流污染嚴重。耕地急劇減少,土地資源的形式十分嚴峻。每年僅因生產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總額巨大。同時,建筑活動占據了大量耕地,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使得我國的不可再生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 能源浪費嚴重建筑行業施工中用到大量的原材料,包括水泥和鋼鐵、砂石、瓦礫等,這些建筑材料往往需要經過后期加工才能投入使用,其加工中會消耗大量的能源,比如煉鋼需要煤炭等。此外,建筑領域新技術的利用不到位,使得我國建筑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建筑取暖所消耗的能源極大,數值要高于國際水平。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和建材生產和運輸能耗及其重要。 環境污染嚴重我國建筑垃圾增長的速度與建筑業發展成正比。除少量金屬被回收外,大部分成為城市垃圾。如:噪聲污染,腳手架裝卸、安裝與拆除,模板支拆、清理與修復等工作噪聲,這些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應最強烈和常見的問題。如大氣污染,建筑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揚塵,這些粉塵會漂浮到城市上空,造成城市大氣污染的加劇。還有水污染,建筑施工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且施工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包括廢泥漿液、井點降水、混凝土澆筑廢水、混凝土養護及拌合沖洗廢水等。很多建筑施工現場,不注意這些廢水的科學排放,導致廢水污水亂排、直排、無組織排放,不僅影響施工現場的環境,還會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光污染,光污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污染之后的一種新的環境污染源。 綠色施工的含義隨著人類人口膨脹,工業化迅速發展,人類社會高產出、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日益沉重的負擔。對于我國的建筑行業來說,傳統施工多采用“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廢氣”的施工模式,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傳統的施工模式已不能適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必須本著“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原則,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由此,綠色施工的提出成了必然的選擇。 綠色建筑是建筑界響應可持續發展原則而發展起來的概念,旨在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指導建筑工程活動,構建一種綠色的施工方式。它倡導在建筑產品的制造階段就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貫徹進去,同時在施工中,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避免對環境的直接破壞,從而達到建筑領域的降耗增效,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施工過程的復雜性和不同施工現場的特殊性,使得施工方面環境信息的獲取變得艱難,在這種情形下,很難形成統一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供大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