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資質合作管理, 出借資質隱患多工程移交要謹慎

13
發表時間:2019-12-05 09:33

資質制度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建筑經營活動的施工、勘察、設計和監理企業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資金數量、業務能力等進行審查,以確認其承擔任務的范圍并頒發相應資格證書的一種制度。企業資質管理是對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的企業進入市場的準入性審查,屬于行政許可法的調整范圍,是一種準入性的行政許可制度,屬于政府管制行為。資質作為決定企業競爭力、影響企業發展命運的關鍵因素之一,應受到建筑施工資質合作企業的高度重視。

資質管理措施沒有很好的體現優勝劣汰資質管理措施的核心是動態管理,應嚴格按資質標準和規定辦理,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但資質管理操作過程中,企業升級難,降級也難。申請升級企業,達到標準不一定能升級。應該降級的時候,卻有很多降不下去。基本上是低級別企業降級易,高級別企業降級難資質管理定級操作中,考慮地區、部門平衡,也使得一些企業實際上達不到相應的資質等級標準。

對照標準夯實企業自身基礎管理。資質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國家對建筑施工企業基礎管理水平的行政考驗。資質標準中對企業工程業績、人員、資信、科技進步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應認真鉆研和分析標準,嚴格對照標準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找差距、補不足,爭取滿足資質標準要求。工程業績方面,不應該只局限于有業績,還要有證明業績的詳實資料。

人員方面,企業應重視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的作用發揮,多鼓勵員工申報職稱、參加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力爭在滿足資質申報標準的同時,切實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資信方面,企業要加強責任成本管理和變更索賠工作,不斷提升創效能力,努力爭取銀行授信額度。科技進步方面,要重視省部級以上工法、發明專利的申報,在企業內部建立激勵機制。通過強化各項基礎管理,滿足資質標準要求。由于國家對企業資質實行動態考核,所以建筑施工企業更要重視企業日常的基礎管理不松懈,經常組織對企業是否滿足資質標準情況進行自查,發現不足及時彌補,在滿足標準的同時促進企業自身實現良性發展。

當前社會存在大量的包工團隊,他們或者沒有施工資質,或者只有勞動分包資質,因此沒有權利與資格參與施工項目的投標、競標。不過這類團隊或者領導人掌握了較大的社會關系網,他們能夠利用社會資源,很輕松的承攬項目。其次,被掛靠的施工企業具有與建設項目的要求相適應的資質等級證書,但往往缺乏承攬該工程項目的能力,或者即使具備施工能力,但由于大量工程招投標的暗箱操作,導致其自行投標并中標的機會幾乎為零,因此施工企業需要和有實力并且有關系的掛靠人進行“合作”。例如,外省的高資質企業來省內承攬工程業務,由于人生地不熟,很難進入這個市場,只能借助于當地的大包工頭來投標,雙方議定條件,各取所需。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