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掛靠噩耗即將來臨,取消或限制最低價中標!35
發表時間:2019-11-15 15:03 “最低價中標法”說白了就是在招投標各方競爭中,通過壓低價格去取得競爭優勢,達到中標的目的。低價中標對于市場雙方的好處就在于能夠迅速匹配供需雙方,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使中標價無限趨近于市場應有價值。但是就目前來講,“最低價中標法”在招投標領域卻廣為詬病。甚至被調侃為: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最低價中標”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是國際上一種通行的評標方式,那么“最低價中標法”為何在中國的推行過程中會出現這現這么多的問題?這種投標方式在以后將會如何發展? 首先,資質掛靠招投標模式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從西方引入到中國的,所以在此之前西方對于招投標的理論研究已經基本成熟。再加上由于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已經構建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誠信體系。因此國外實行“最低價中標法”,會有相應的制度等各方面的約束保障,使其不至于過分脫離市場價值曲線。但在我國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再加上國土遼闊,各個地區其差異性較大,在誠信體系等制度方面發展較緩慢。所以“最低價中標法”在推行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制約措施,因此容易背離市場價值。此外能否中標,對某些企業來講,已經成為其生命線關乎自身生死存亡。因此就形成了“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的惡性競爭局面。 以目前這種狀態存在于招投標領域的“最低價中標法”顯然是弊大于利的,為了追求中標毫無底線的去壓低價格,再通過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等方式使自身盈虧達到一個平衡,顯然是“鉆行業漏洞、擾亂市場正常運行”的不負責任的行為。長此下去,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招投標的發展始終向錯誤的方向前進。也正是由于“最低價中標法”的弊端所以在今年的兩會上,就曾有人大代表提出“取消最低價中標法”。但客觀分析,“最低價中標法”雖然在中國的推行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對于推進我國招投標領域與世界接軌、促進行業發展也有著其積極作用。 從社會發展現狀來看,由于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價格已經不再是各個行業的最關鍵因素。商品供給已經由價格驅動逐漸轉向品質驅動,追求品質將要成為新常態。惡意“低價中標”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其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極有可能會被行業發展自然淘汰,隨著社會發展、相關制度措施的完善,合理的“最低價中標法”會以全新的方式推動招投標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