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作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并購3
發表時間:2022-12-29 09:56 1具體運用 企業并購是指企業之間的兼并與收購,本質就是取得被并購企業的實際控制權。企業并購類型劃分的標準有多種,但對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講,從并購雙方行業相關性方面分析、采取合適的并購方法更適宜。相同(相似)產品、生產工藝相近的企業并購,主要是競爭對手間的合并;同一產品在不同階段的合并,主要是產品上下游不同企業間的整合;通過產品的擴張進入相關產業,擴大經營范圍、增強企業實力;相同(相似)產品進入不同市場,擴大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生產和經營毫無關聯的企業并購,實現多元化經營,取得規模經濟效益。隨著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長型中小企業也在尋求發展壯大的途徑,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渴望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擁有更好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也清醒認識到自己沒有大企業的良好資源,要想獲得發展,就要走企業并購之路,要充分利用現有情況,工程合作更多地從熟悉的領域著手,比如成熟的產品,了解產品營銷策略的市場;對于毫無關聯的多元化領域應持謹慎態度,減少純粹性的并購,有助于使并購企業、被并購企業在各方面的不足得到相互補充,資源得到優化,能夠發揮最大效益。 2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并購風險 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并購是其最快捷的成長方式,但在并購方案實施過程中,充滿了多種風險,需要中小企業提前防范、及時應對。(1)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并購中,由于被并購方沒有披露出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導致并購方錯誤估計了目標公司的價值,給企業在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資金融通、經營狀況等方面帶來負面影響,工程導致并購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針對財務風險,并購方要認真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充分研究被并購方的資料,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目標企業估價過高而存在的估價風險、資產不實風險、潛在負債及未被披露負債的風險和不利產業政策帶來的風險,使企業的預期價值不偏離企業的真實價值,資產沒有質押、擔保和訴訟糾紛,沒有連帶責任風險,并購產業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并購后企業發展。(2)流動性風險。中小企業并購占用了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原企業的不良資產、效率低下的資產,會降低并購后企業的快速反應和環境適應能力,企業會處于不利的地位。及時處理不良資產、提高資產使用率,會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資產流動性,大大降低并購后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3)融資風險。企業并購是需要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確保并購的順利進行。成長型中小企業往往在資金方面是一個弱項,如何在并購約定期限內籌集到所需的足夠的并購資金顯得尤為重要,而且這種資金需求相對都是為了長遠持有目標公司,資金需求相對較大。所以在確定籌集資金具體方案時,要考慮目標企業的資本結構和持續經營的資金需要,合理安排好資本結構、籌集資金的償還期限,并力求獲得較低的資本成本。(4)營運風險。中小企業完成并購后,雖然形式上在一起了,但畢竟是兩個或更多的不同企業在一起,由于各自原有的組織結構、經營理念、管理體系和財務運作方式等不同,在并購后運營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不和諧的一面,不能發揮協同效應,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和經驗共享,甚至可能會出現被新企業拖累的現象。企業并購后,盡快實現并購后整合對于并購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首先,對并購雙方的戰略進行調整、磨合和創新;其次,對管理的理念、制度、組織、活動等歸結在一個系統之下,發揮其強大作用,堅決杜絕出現多重指揮系統的現象;再次,被并購企業要嚴格執行并購企業的財務制度,最終實現有效管理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最后,對每個企業獨特的、不同的企業文化,要防止員工原有的慣性思維在并購后企業中得到繼續認可、執行,要盡快形成一種新的、有生命活力的企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