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報審程序與方案設計流程48
發表時間:2022-07-11 15:43 1概述 建筑設計人員剛接到項目時常常困惑于該如何去做才能合乎報審與方案設計程序,不至于因為報審流程不符合規定而導致方案推翻重來。建設方需要提供的選址意見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條件)、土地使用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等一系列證件是怎么取得的,哪些證件報審流程與建筑設計前期的工作息息相關,等等問題。在每個環節需要設計方案的深度是不同的,有的需要面積指標和規模,有的則需要建筑的總圖必須準確,有的需要有全套的平面、立面、剖面圖。而最終的報規文本涉及到將來的規劃驗收,各地對文本內容要求也不盡相同。下面文章將以建筑工程報批流程與方案設計在每個階段需要提供的內容展開討論與研究。 2建筑工程報審的流程和階段 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需要經歷一步步的報批流程。以政府投資項目為例,項目開始階段需要進行項目建議書的編制,由項目投資方向政府主管部門上報的文件,內容涵蓋:地點的選擇、建設內容與規模、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以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政府立項的項目審批,上報的主管部門一般為各地方政府的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本階段需要明確的是建筑規模,指標之類的,需要一個大概的輪廓,內容概略簡潔,能夠指導下一步施工合作的工作,并且保證下一步的建筑規模不能突破項目建議書中的規模。可以說項目建議書是為下一步的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論證的是項目的可行性。在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項目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基礎上,進行方案比選后編制的文本。可行性研究的編制階段需要有比較切合實際的建筑方案。進行了上述程序并通過審批后,將進入項目的具體設計階段,一般的申報流程是申報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包括標有建設用地具體界限的附圖和明確具體規劃要求的附件。附圖和附件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配套證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附圖和附件由發證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和實際情況制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對于通過土地出讓招投標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項目,一般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通過土地出讓合同取得土地使用權,同時取得用地界線圖、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及明確的規劃條件要求。接下來就是辦理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規證”,這個階段各地的要求不盡相同,但從基本內容來看,建筑方案需要把面積指標、市政管網接口條件、水暖電等市政設備用房、綠化景觀、所有的地上地下構筑物位置,消防、人防等設計條件都得確定下來。按照《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6年版)》的要求,本階段建筑方案設計需要達到規范第2章方案設計深度的要求。對于不需要做初步設計審查的項目,“工規證”辦下來之后,就可以直接進行施工圖出圖,審圖,進而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待上述程序都進行完之后,項目就可以開工建設了(目前在推行的EPC項目流程與上述程序不盡相同,但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