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建筑資質抗震設計問題研究

4
發表時間:2022-06-15 14:03

1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存在的問題

高地震烈度區建設連體建筑需要進行縝密的抗震設計,并且連體建筑抗震設計需要在考慮全部非地震設計的準則之外,還需要考慮抗震設計特征的準則,提高連體建筑抗震設計要求,以此保證連體建筑資質整體的穩定性和抗震性,即便地震發生或者受到地震作用影響,連體建筑可以憑借自身的抗震性能,將損失以及危害降到最低。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包括七個流程:總平設計、平面布局、結構選型、推導體型、體型優化、空間推敲以及立面設計。圖1為連體建筑抗震設計流程圖。在各個設計環節中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因此外界多個因素都會影響到連體建筑抗震設計質量,如選址、設防參數、結構計算、結構設計等。但是就目前連體建筑抗震設計現狀而言,由于連體建筑屬于新型建筑形式,對于連體建筑抗震設計經驗以及研究還不足,導致在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存在多個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包括抗震設計中缺乏避震空間設計,連體建筑抗震結構設計不合理以及連體建筑建設場地選址不正確等,這三個問題的存在是導致目前連體建筑抗震設計質量較差的主要原因,以下將會對該三個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說明。

1.1缺乏避震空間設計

目前,大多數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抗震防線比較少,僅依靠增強連體建筑的承載力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但是地震等級和地震危害是難以估計的,需要連體建筑具有多大承載力也是無法得知的。因此,在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初期設計者只能憑借當地的地震烈度來確定設計參數。然而,地震發生時留給居民逃離的時間非常短,一旦地震發生大部分居民是無法在第一時間內逃離現場,因此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必須要加入避震空間設計,但許多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缺乏避震空間設計,致使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在人性角度和科學角度還是有所欠缺,當地震發生時無法為居民用戶提供有力的避震空間,這是目前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1.2連體建筑抗震結構不合理

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對于建筑結構形式的選擇非常重要,建筑結構就像人的骨架,起到一個支撐作用,如果建筑結構形式選擇不合理,也會極大降低連體建筑抗震性能和承載性能。目前,大部分連體建筑資質抗震設計中所選擇的結構形式多為砌體結構,砌體結構是一種傳統的建筑結構,其施工用料主要以磚、水泥為主,這種建筑結構如果施工質量達標,是可以滿足一般建筑抗震設計需求,但是連體建筑對抗震設計的要求要高于一般普通建筑,這種傳統建筑結構無法滿足連體建筑結構抗震需求,在承載力方面和抗剪性能方面略差一些。此外,磚砌結構是以磚、水泥以及少量鋼筋材料為主,部分連體建筑抗震結構設計中為了降低施工成本,所設計的結構施工用量大幅度減少,而且本文磚砌體就是一種脆性材料,用其構建的連體建筑抗震結構抗彎和抗剪強度都比較低。在地震作用下,如果施工質量也不合格,施工材料用量減少,將會是連體建筑在地震中非常容易受到損壞。

1.3場地選址不合適

場地選址也是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一項重要內容,并且連體建筑抗震設計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選址,因此場地正確選址對于連體建筑抗震設計而言非常重要。建筑場地選擇需要考慮到地貌、地形、地質等多個因素,其影響到連體建筑地基的穩定程度,然而目前連體建筑抗震設計對于場地選址問題不夠重視,選址的場地沒有結合實際抗震需求,并且也沒有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等實際情況,連體建筑抗震設計中存在場地選址不合適的問題。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