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作鋼結構技術規程的抗震設計與應用

8
發表時間:2022-06-10 16:02

1抗震計算方式

可運用底部剪力方法,對鋼結構展開抗震計算。如果結構的整體高度相對較高,則需要用分解反應譜法進行計算。抗震方案設計需要滿足地區的具體抗震要求,一般抗震等級在4~6級時,需要按照施工合作地區的具體抗震要求展開科學設計,結合建筑物自身情況以及地質等情況合理展開設置,確保建筑整體抗震強度能夠達到實際需求的標準。設計人員還需要對建筑場地的類型展開分析,需要按照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具體情況,科學展開抗震設計。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屬于丙類建筑,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降度處理。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時,在對選用重力荷載代表值進行計算的過程中,需要將恒荷載標準值以及活荷載組合值相加,其中活荷載的組合值系數為0.5,各結構具體活荷載組合值系數也為0.5,屋面部分的活荷載數值并不記入其中。

2水平地震影響系數確定

在對結構地震影響系數進行確定的過程中,需要按照結構自振周期、阻尼比以及設計地震分組等各項情況,做好分析與判斷。在進行系數研究的過程中,對其最大值進行分析,通過對數據的合理選取,保證最終計算結果的精準度。在對特征周期數據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地震情況實施分組,做好工程場地類別的劃分以及確定工作。如果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級別相對較高,一般計算時的特征周期都會設置為0.05s。4.3鋼結構設計要求分析在進行鋼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衰減指數的分析與研究,根據相應的方程式展開計算操作。需要通過對阻尼比以及降斜率等各項參數的合理計算,完成最終的衰減指數的計算,并要根據公式展開調整系數以及阻尼調整系數的計算,明確調整系數以及阻尼調整系數的具體情況。通過對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的抗震設計的分析可以發現,如果建筑的抗震等級為Ⅵ,并不需要對其地震作用進行計算,也不需要展開抗震截面的計算工作,只需要保證所有設計能夠滿足抗震工作的具體要求即可。

3鋼結構抗震性能提升建議

3.1做好建筑場地的選擇

為保證鋼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夠達到預期,需要做好鋼結構建筑的建設地址選擇。一方面需要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展開分析,明確地區是否處于地震帶,掌握地質以及水文等各項信息,以便在此基礎上選擇最優的施工地址,保證鋼結構的性能;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在復雜地區進行建設,需要對該地區的災害發生情況以及以往歷史等各項情況展開研究,要在此基礎上制訂出較為詳細的應對方案,并將其融入抗震結構設計之中,以便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災害對鋼結構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保證民眾的居住安全。

3.2合理選擇鋼結構類型

由于鋼結構的抗震體系并不屬于單一類型,種類較為豐富且較為多元化,所以在進行鋼結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以及鋼結構建筑的實際高度,對相關的施工工藝展開科學選擇。應保證所選擇的鋼結構類型能夠與具體的抗震等級要求相符合,可對施工活動順利開展形成有效促進作用,從而為后續各項操作的高質量開展奠定良好基礎。5.3抗震裝置以及抗震措施的設計鋼結構抗震設計過程中,要加大對重點工程的重視力度,做好設計,以便達到提高房屋建筑整體抗震等級的目標,最大限度減少地震災害對建筑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需要加大對減震隔震技術的研究以及優化力度,需要通過對技術的科學應用,在切實提升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時,達到對整體建筑結構體系進行優化的目標。可通過對阻尼器的合理應用,將其科學設置在構件之上,使其按照自身的變形程度對地震所帶來的能量形成有效吸引與消化,減少地震在結構上的作用。

結語

設計人員需要認識到鋼結構抗震設計對于建筑結構安全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需要加大對抗震設計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不僅要按照場地的具體情況,做好場地地址選擇以及鋼結構抗震類型選擇,同時還要科學展開鋼結構的抗震計算等各項操作,保證鋼結構的抗震設計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能夠實現對鋼結構建筑抗震性能的切實強化,從而保證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為民眾的安全使用創造更加理想的建筑空間環境。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