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資質合作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16
發表時間:2022-06-06 15:30

1建筑垃圾資源化概述

建筑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他廢棄物。建筑垃圾資源化一般意義上是指將建筑物拆除之后工地剩下的或者施工現場浪費的一些廢棄固體物質,通過相應的技術方法和一些管理措施,回收其中有價值的物質并加以加工再生成產品的過程。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通過建筑資質合作垃圾的資源化處理,一方面可以適當減少固體廢物的排放量,起到減少安全隱患、保護環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原生資源的消耗量,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并且能促進建筑垃圾的循環經濟發展

2建筑垃圾資源化現狀

2.1國內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京、津、冀、鄂、吉、遼等地調研了解到,近年來,我國每年的建筑垃圾產量可達20億t以上,并且每年的平均增長速度有可能達到10%以上,建筑垃圾的產量正在以一個巨大驚人的速度增長著,但是建筑垃圾的處理及再利用的效率卻非常之低,建筑垃圾資源化率更是非常之低。這些待處理的建筑垃圾就嚴重危及了我國的生態環境與城市環境,甚至危及國民身體健康。

2.2國外現狀及可借鑒經驗

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方面,許多發達國家的處理方法非常實用,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把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作為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這些發達國家的法治體系完善,技術相對成熟,在這樣的前提下,建筑垃圾成為了一種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支力量。美國是最早進行建筑垃圾綜合處理的發達國家之一,早在1915年就已經開始對筑路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瀝青進行了相關研究和再利用。通過相關完善的法規和監管體系,再加上資源化技術的相對成熟,相關企業不得不有意識地采取資源化措施處理建筑垃圾,使得美國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幾乎達到100%。同樣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對于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也是非常重視。從1954年開始,日本先后頒布了多項法律法規,嚴格規定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必須要達到的要求。此外,以法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實施了“建筑垃圾源頭削減策略”,通過事先的一些科學管理可有效控制措施,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方面,國外的專家學者和環保企業都積極參與,在技術、監管、社會等層面上,都對我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發展有很大借鑒意義。

3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相關建議和行動措施

3.1健全相關法律體系

在建筑垃圾處理的部門聯動機制及政府監管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缺陷,管理體系比較落后,處于一種政企不分、管理與執法混淆的非正常狀態,嚴重影響了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發展。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相關部門應盡快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整個資源化過程中各部門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推動資源化的健康發展。

3.2做好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和數據庫建立

對于拆建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種類的建筑垃圾,應該做好分類,根據其可資源化的程度采取不同的資源化措施,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建筑垃圾的再生作用。此外要將建筑垃圾相關的數據如上一年廢棄物數量、再生利用率等及時公開,既方便學者們更新研究數據,又能更好地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資源化工作。

3.3完善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激勵機制

由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高投低收的現狀,很多企業不愿意加入這樣的行列,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對資源化企業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可以對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另一方面對一些資源化達到一定規模,且效益較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經濟獎勵。

3.4加大建筑垃圾排放收費標準

如果提高了建筑垃圾的排放費用,一方面讓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作用,可以在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另一方面可以將增收的費用用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相關管理科研工作。此外,還要對一些不按照要求處理建筑垃圾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增加其違規成本。

3.5做好質量評定和質量認證

對于建筑垃圾資源化而生產的建筑材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關企業或是人員對其質量問題存在疑惑,所以才不敢去使用。所以就需要相關部門及時做好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產品的質量評定和認證工作,并完善認證體系,讓消費者放心。

3.6積極宣傳再生產品

政府及企業需要增加對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宣傳,讓使用者對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概念及其性能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同時還要對一些已經有所成就的資源化企業做好宣傳,發揮其典型模范作用,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行列。

3.7做好資源化技術研發工作

雖然現在已經有一些資源化的技術,但對于一些比較難以處理的建筑垃圾,該如何轉變成再生建材仍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一方面這需要科研工作者做好科研工作,對于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關,要及時攻克,另一方面需要國家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做好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工作。

4結論與展望

通過比較國內外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發展程度,得出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尚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階段,需要從國外的先進方法中汲取經驗,從政府、企業、社會等多角度,完善建筑垃圾資源化相關監管體系和激勵處罰機制,加大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覆蓋范圍,真正做到再生利用率較高,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