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作建筑企業投資風險防控策略7
發表時間:2022-05-24 17:01 1提升全產業鏈業務管理能力 未來的市場需求將為我國建筑施工合作企業拓展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建筑企業應形成由生產、價值、市場鏈條組成的閉合系統,真正做到充分利用市場資源。為此,建筑企業必須進行產業鏈延伸,通過并購的方式獲取資源。首先,整合企業在產業系統中的定位,不僅要在硬件方面擁有足夠的資源,還要儲備一定的管理、技術方面的人力資源,延伸服務內涵,將內部機制轉型和功能升級提高;對人才結構進行完善優化,鞏固提高企業整體能力素質。其次,要及時與政府和相關部門切實溝通,順應發展趨勢及市場動向,在服務平臺上做好調整、考察及評估,以便于構建差異化的營銷體系。只有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才能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經營、多元化發展的推動力,使建筑業產業系統的整體運作程序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通過采用并購、整合咨詢等功能,向著建筑行業產業鏈的高端發展,培育全產業鏈的管理能力,使得建筑企業能夠在投資管控方面確立能力基礎,減少投資風險。 2優化企業投資授權管理體系 建筑企業投資風險防控,首先需要做好投資集權與分權的管控體系,對于決定企業發展方向的投資應集中于企業決策層,并優化授權體系,將一定金額以下的投資項目下放本企業的基本經營活動單元,將企業決策機構定位為戰略管控型和運營管控型機構,主動承擔投資業務開展的戰略引領、體系規范、協同與服務、業務拓展、監督評價等職能,并由企業總部職能層面進行股權投資與并購的實施,規范股權投資與并購的決策、日常管理及評價機制,關注股權投資的投后管理、戰略性并購的系列性風險以及退出渠道設計;通過資本再配置、企業文化再融合、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加深對目標業務領域的滲透,推動企業向適度多元化轉型。其次,要理順授權的層級,讓授權自上而下全面覆蓋,將授權內容與授權管理綜合評價結果掛鉤,明確授權管理工作流程,通過投資授權實現分級管理,在各個層級實現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能力的建設與提升。最后,建立投資項目主張、評審、決策“三分離”的決策管理體制,完善投資風險管控制度標準體系,對各級組織的決策、運營和管理進行指導、規范和約束,并建立風險防控績效考核體系,持續改善企業投資風險管控效率。 3加強企業投資模式創新能力建設 首先,戰略投資層面積極尋求改變傳統建筑企業投資模式,將單純關注獲取資質的股權投資轉變為放大到產業鏈聚合效應、擴大產融結合范圍、實現經營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上來;加大與行業協會、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管理咨詢機構等第三方在投資與并購對象選擇、投資與并購模式、風險防控等方面開展相關合作;適時聚合相關企業、團隊建立穩固的戰略聯盟,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率;注重沿價值鏈加強與各類資源的對接,通過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和兼并收購不斷擴大業務規模,不斷加強市場滲透能力,為項目投資及工程承建奠定能力基礎。其次,項目層面的投資以工程施工為切入點,廣泛與金融機構、運營公司、設計院、物業公司等組成投資聯合體,以股權合作的形式參與工程施工項目投資、建造或運營。第三,充分利用PPP立法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發展機遇期,利用BT、BOT、PPP等模式快速進入市場,加快資金回籠,并通過一定數量風險可控,商業價值較高的特許經營項目獲取長期收益。第四,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多渠道融資,降低經營的風險。通過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利用產業基金、互聯網金融等創新手段,以資金優勢對接政府公共服務的需求;通過商業及融資模式的創新,積極進入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資金需求較大的基礎設施細分領域,并于行業優勢企業合作組建聯合體,有效降低本企業的投資風險。最后,構建統一的企業共享知識體系、客戶服務平臺、信息化平臺、采購平臺等現代企業風險管理模式,強化業務研究、市場分析和成本分析能力,為企業投資全面提供策略性支持,增強投資風險的糾偏與預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