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資質合作建筑節能現場檢測中紅外技術的應用

14
發表時間:2022-04-29 16:56

1建筑節能現場測量中紅外技術的概述

1.1什么是紅外技術

在綠色施工背景下,如何減少建設項目推進過程中的能源損耗,也成為施工單位重點考量的問題。紅外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測量技術,其主要是借助紅外線的穿透性與聚集性,來對現場控制測量點進行精準定位的技術。紅外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現場地形勘察、地質基礎條件等。相較于傳統的測繪技術,該技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既定測量,可以為建筑工程的推進奠定基礎,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根據紅外線的波長,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第一種,近紅外線,此類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6~3.0μm之間;第二種,中紅外線,此類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3.0~6.0μm之間;第二種,遠紅外線,此類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6.0~15.0μm之間;第二種,極遠紅外線,此類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15.0μm以上。目前在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常用的紅外線波長范圍在6.0~15.0μm之間,即使用的為遠紅外線來作為測量用線。相比于傳統測繪技術,紅外測繪技術的測量精準度與測量速度較快,同時紅外線對于外界的抗干擾能力較強,操作方法相對簡便,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隨著紅外技術體系的不斷完善,目前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施工環節,在確定基礎施工進度的基礎上,提高了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1.2紅外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紅外技術的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在1999年之前,該技術一直處于理論應用階段,在1999年之后,紅外技術開始在我國的建筑工程領域中開始發展。雖然已經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但是就目前應用情況來看,紅外技術只在部分建筑工程項目內得到了應用,很多建設工程在測量過程中,依舊沿用著以往的測繪技術。導致此局面發生的原因如下:第一,施工單位的重視度較差,紅外技術雖然作為新技術,具備著許多的應用優勢,但是施工資質合作單位更習慣使用傳統技術,對新技術的重視程度較低,從而導致技術推廣速度緩慢的情況。第二,專業人才儲備量較少。紅外技術測量設備需要匹配相應的操作人員,因為紅外技術體系成型時間較晚,此類人才的儲備量較少,使得儀器的應用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因此很多施工單位在應用一段時間之后又重新選擇使用傳統技術。

2紅外技術的特點

2.1覆蓋面廣

相比于傳統測量技術,紅外技術最大的應用優勢在于其覆蓋面非常廣泛,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階段所使用的紅外技術與電磁學與光譜學進行融合,使其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大范圍的數據信息測量,并且借助電磁學可以將數據信息快速反饋到測量系統當中,借助云計算與大數據處理技術,對此類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其分析結果的科學性更強。另外,在紅外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對目標控制測量點進行角度與間距測量,并且依托于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將數據信息的誤差控制在0.1mm以內,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作業區域的坐標覆蓋,利用三維制圖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使其形成可視化的三維立體影像,加快遺留測量位置、錯誤位置、重疊位置的發現速度,為后續建筑節能工程施工提供科學性的數據支持。

2.2信息化的數據收集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許多測量技術都與信息化技術進行了關聯,如遙感測繪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等。紅外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和此類技術進行了關聯,并且構建了數據采集系統,實現了信息化的數據采集。相比于傳統信息采集模式,此類模式的推廣,簡化了數據采集過程,提高了信息獲取效率。在云端存儲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在對數據信息進行存儲時,可以借助該技術進行備份,并且還可以根據需求,隨時進行數據提取,優化了整個數據應用過程的便利性。同時結構紅外技術覆蓋范圍廣的應用優勢,可以對建筑區域的所用信息內容進行全面覆蓋,而且還可以實現數據的動態監測,從而實現現場作業情況的動態監測。

2.3測量準確度高

在紅外技術應用過程中,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高密點狀技術與體積計算模式來完成工程項目的實際測量。而且在完成數據測量之后,該系統可以直接完成數據信息的復制性反饋,這也大幅度提升了測繪工作的開展速度,提高了數據信息反饋的完整性。目前所使用的紅外資質技術中,三級激光測量屬于應用范圍較廣的分支類技術,在測量過程中,通過合理分布控制測量網,來完成作業區域的測量工作。結合以往的測繪經驗,常用的控制測量網結構有三角控制測量網、柵格控制測量網、導線控制測量網等,結合不同的作業區域選擇恰當的控制測量網,提升測繪結構的準確性。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提高紅外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在實際測繪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測量誤差的消除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紅外技術的應用效果,而且對于數據模型的快速建立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