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

10
發表時間:2021-10-09 10:05

1 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工程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同時管理制度也需要全面的組織機構來予以保障,從而使得管理者的每一個命令都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這是保證工程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來看,在我國實際上建筑工程項目進行過程中,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健全的現象,尤其是缺乏有效的針對現場施工、突發事件等的管理制度,這導致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情況現場人員就陷入了無組織的混亂狀況,很多情況下都會導致意外事件的惡劣影響越來越大。另外,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組織機構建設也不完善,大部分建筑工程內部都只設有重要管理崗位,一些輔助性的管理崗位大部分都是由其他管理者兼職的,甚至有一些崗位根本就沒有配置相應人員,這直接導致管理制度的執行力被大打折扣,甚至很多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不了了之的現象。

2 管理模式

  在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其參與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承包企業、施工企業與勞務團隊。其中承包企業負責整合建筑工程項目的招競標以及成本控制等內容,施工企業則主要負責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工作,尤其是一些專業的施工任務或者比較重要的施工環節都是由施工企業來完成的,也有部分操作相對簡單,技術含量不高的施工內容是由勞務團隊輔助施工企業完成的。通過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模式分析可以發現,一般管理工作都是由承包企業來完成的,也有部分具體的現場管理工作是由施工企業來完成的,勞務團隊一般在施工過程中都是被管理角色,這種管理模式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勞務團隊不服從管理的現象經常發生,而且管理脫節問題也比較突出。

3 管理者能力

  從管理主體角度來看,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者一般都是在承包企業內部選拔,很少有管理者是從外部招聘過來的專門性管理人才,這直接導致管理者能力無法滿足實際工程管理需求。一方面,從管理者的任命角度來看,企業內部選拔過程中不僅會受到關系因素的影響,同時對于管理者能力也無法做到客觀評價,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任人唯親或者高估管理者能力的現象。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不僅應具備基本的管理知識與能力,同時也要對工程項目比較了解,對工程項目的操作程序、管理模式以及經營過程都應該了然于胸,這樣其后期開展管理工作才能夠高效率的進行;但是事實上,我國建筑工程管理者的素質水平并不高,大部分都是一些從事其他管理工作人員調配過來的,這樣管理者對實際工程項目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自然也是問題頻發。

4 監管機制

  對建筑工程項目的監管同樣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尤其是能夠減少及制止不按規定操作或者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但是在實際的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真正建立監督管理部門的卻非常少,甚至有很多工程項目的監管經理干脆是由管理者兼職的,這樣監管部門的設置完全屬于形式主義,根本無法發揮監管機制的作用。另外,建筑工程項目的問責機制也不夠明確,尤其是在監管部門發現并指出問題時,經常出現有人為了避免承擔責任而找借口或者推諉他人的現象,而不夠明確的責任機制又使得這種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這不僅打擊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管理者嚴明形象的建立,最終使得管理者決策的實施越發困難。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