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工業固體廢物治理工程資質合作現狀及技術探討

26
發表時間:2020-12-31 10:25

固體廢物污染基本情況及特點河北省文安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和京津保三角腹地,行政上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管轄。全縣總面積1,028km2,現轄13個鄉鎮。現有人口46萬,近年來民營經濟崛起,形成了以“鋼、木、塑、線纜”為主的六大特色鮮明主導產業。2006年,縣域GDP完成80.7億元,增長14.3%;財政收入完成4.415億元,增長2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54元,分別增長12.5%和11%。近幾年,縣域GDP基本保持在12%以上的增幅;財政收入保持在15%以上的增幅;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而且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文安縣原有的以廢塑料、廢機電和板材生產帶來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區域污染轉移,固體廢物污染日益成為發展的制約瓶頸。勢頭迅猛。近年來,文安縣固體廢物呈現持續增長,以工業固體廢物、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增長迅速。

退役鈾礦冶固廢現狀隨著核電的發展,鈾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根據英國的世界核協會(WNA)于2005年6月采用態勢分析法對世界鈾的預測顯示:無論低位態勢還是高位態勢,其需求量都會呈持續增長狀態,且分別在2015年和2020年達到需求旺盛期,全球需鈾量將從目前的6.7104t/a增加至10104t/a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需天然鈾將達到3180~6540t[2]。鈾礦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和尾礦,一般按鈾礦品位0.1%計,將分別為(0.7~1.5)103t/tU和1.2103t/tU左右,并且含有多種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質。隨著鈾礦品位的不斷降低,其廢石、尾礦的數量還會增加,因此鈾礦冶的固廢處理問題日益突出。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對常規鈾礦山、水冶廠進行退役后的治理,截至2005年底,已完成了14個鈾礦冶退役治理工程。其中完成廢石治理900多萬t,尾礦治理約175萬t,正在治理廢石近1130萬t,尾礦約2500萬t。

焚燒處理焚燒處理技術需要的資金較大,因此,通常一些發達國家會選擇使用這項技術來處理固體廢物。這項技術針對固體廢物中的病菌,消除病菌的效果非常好,由于固體廢物所占的體積較大,通過焚燒處理其原有的體積得到了極大的減少。另外,固體廢物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這些熱鬧可以用來發電。我國對于這項技術的使用率不高,因為使用這項技術會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很多固體廢物工程資質合作的熱值并不高,燃燒時還會有大量的有毒氣體產生,而且不易處理,很容易對空氣造成污染,我國目前使用焚燒處理技術一般都是來處理醫院的固體廢物。高溫堆肥處理高溫堆肥處理技術主要處理的固體廢物是糞便。近幾年,我國對于生態農業的建設越來越重視,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城市,已經開始應用上這種技術,并且在廢物無害化處理率上已超過了65%。不過,高溫堆肥處理技術的使用過程比較復雜,糞便在進行處理前,必須要進行分類收集,就我國目前已有的分類回收固體廢物的標準以及措施而言,還需要完善,這樣才能提升處理的效果。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循環經濟要求以“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3R原則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減量化(Reduce)原則屬于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數量,從源頭節約資源使用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原則屬于過程性控制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環(Recycle)原則屬于輸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本文以文安縣為例,就固體廢物在企業、園區和區域社會各個層次著力推進資源循環式利用、產業循環式組合、區域循環式開發,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機制,構建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等進行研究。

隨著農業的發展,化肥、農藥、農膜等化學品引起的農業面源污染隨之而來,且呈不斷加劇之勢,在整個環境污染中農業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加之水資源的長期匱乏,造成耕地退化,土壤質量不斷下降,土壤鹽漬化和沙化程度逐年加劇,部分土地已失去耕作價值,這一問題在黃甫農場和興隆宮鎮部分地區尤為突出。新舊交織。老的固體廢物造成的環境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新問題不斷涌現。農村固體廢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畜禽養殖業污染嚴重,大多數農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妥善處置;廢棄電器產品等新型廢物不斷增長,不斷造成新的污染。設施落后。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危險廢物處于低水平綜合利用或簡單貯存狀態,不符合安全處置標準原因分析環保意識淡薄。社會公眾,尤其是廣大農村群眾環保意識淡漠,對固體廢物污染危害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習以為常,甚至形成了生活習慣。鄉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受利益驅使,不斷向生態環境排放固體廢棄物,轉化為對水資源、大氣和土壤的污染。如文安縣部分再生塑料加工由于排水通道不暢而采用滲坑或滲井影響了了地下水水質。廢塑料中難以再加工的部分又成為居民的燃料,燃燒廢氣直接影響了區域環境質量,也造成部分地區空氣中氯化氫超標。土壤和村莊環境深受其害。部分鄉鎮、管區的領導干部對缺乏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了固體廢物污染缺乏規劃,放縱了固體廢物污染的滋生蔓延。環保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專門的財政投入,社會融資渠道狹窄,難以建立專門處理固體廢物工程的環保處理設施,尤其是在農村沒有任何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從而導致了大量的固體廢物污染得不到有效的處理。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