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工程資質合作技術專業人培養關鍵問題研究29
發表時間:2020-12-09 15:45 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根據生產管理的普遍規律和施工生產的特殊規律,以具體工程和施工現場為對象,充分發揮管轄人力、財力、物力和技術各方面的效用,做到最佳的配合保證和協調工程施工正常進行,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按時優質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務。對于古建工程,因其施工的復雜程度及嚴謹程度較一般工程高,更應該加強施工管理,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在眾多的古建工程中,除了古建筑的翻新及修葺工程外,完全采用傳統木結構的建筑工程是極少數的,大量的古建工程均為仿古工程。因此,研究仿古工程資質合作的施工管理,做到科學管理、合理創新,探尋一種科學的施工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相當的實用價值。本文結合湖南省炎帝陵公祭區神農大殿工程的施工管理,探討了古建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種新模式。眾所周知,炎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千百年來均受到人們的景仰。湖南省炎陵縣一直以來均以炎帝陵寢所在的炎帝廟著稱,但炎帝廟地方狹小,只能進行較小規模的民間祭祀活動。炎帝陵風景區的擴建工程,就是為了弘揚炎帝精神,讓后人永世不忘先祖。炎帝陵公祭區建設,是炎帝陵景區擴建的主體工程之一,預計投資8651萬元。其中炎帝陵公祭區神農大殿及其配套工程,包括1413m2的神農大殿、2600m2的公祭廣場、90m長、分6層共54級臺級的公祭大道及朝覲廣場、龍珠橋等項目,屬炎帝陵祭祀謁陵區的核心部分,總投資3700萬元。神農大殿位于端,投資1688萬元。工程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為中軸對稱的仿明清宮殿式建筑。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民族自信的不斷增強,國家對古建筑保護更加重視,古建筑修繕及仿古建筑的設計建造行業成為近年來建筑行業中發展較快的一枝。隨著古建筑行業產業化發展和專業化分工日趨明顯,相關企業對專業的古建筑設計員、古建筑施工員、古建筑造價員等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逐年擴大。但目前全國建筑類高職院校中只有5所學校開設古建筑專業,且畢業生供不應求。學院地處江西,江西永修是“樣式雷”建筑世家的祖籍。“樣式雷”在中國古建筑史上地位舉足輕重,中國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單位,有五分之一是“樣式雷”世家的建筑作品。作為“樣式雷”家鄉的唯一一所建筑類高職院校,傳承和保護“樣式雷”建筑文化責無旁貸。其中教學是傳承“樣式雷”建筑文化的最佳途徑。在《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充分融入“樣式雷”特色建筑文化。古建筑工程合作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構建《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根據對多家行業領頭企業的調研,了解企業工作崗位的設置及緊缺型崗位人才,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人才培養應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從事古建筑測繪、古建筑修繕、仿古建筑設計、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古建筑工程預決算等職業崗位能力,適應于古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缺乏對文物工程照片、聲像和多媒體檔案的歸檔。由于這些檔案的管理不到位,難以保證檔案的齊全完整和開發利用。文物工程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文物工程檔案信息資源有待于進一步的加工,以便提供利用。改進古建修絡工程檔案,理的措施要提高文物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文物工程檔案是文物工程的真實記錄,是對文物工程進行維護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分管領導、工程負貴人和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對文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克服“重建設,輕檔案”的思想。要任促相關人員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使做好文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文物修塔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單位工程項目或單項工程項目較多,檔案形成的渠道多,牽扯的部門多。為此,建設單位要加強對文物工程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工作落實到工程項目的責任制中。要建立文物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領導責任制,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定期召開各方領導人和相關人員的協調會,搞好部門之間檔案工作的銜接和溝通,及時解決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嚴格掌握文物工程檔案的審核、收集和歸檔工作。 《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分析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是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在社會活動中要具有的道德和信念。在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過程中融入“樣式雷”人文精神。要求學生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應學習具備“樣式雷”世代相傳的繼承精神、當仁不讓的進取精神、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通力合作的團結精神、.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指從事職業活動所具備的理論知識。要求學生掌握道德、法律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高職高專建筑設計技術專業要求的外語水平;掌握仿古建筑設計、古建筑彩畫設計所需素描、色彩、繪畫技巧、美學構圖等藝術基礎知識;掌握建筑材料與建筑構造知識,具備必需的力學與結構知識;掌握中國古建筑工程木作、瓦石作、彩畫作等構造與施工技術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須的計算機與輔助設計理論知識;熟悉中國古建筑史,了解不同歷史階段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演變;初步掌握中國古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基本知識;掌握中國古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知識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具備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具有對現狀古建筑進行測繪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古建筑修繕設計和仿古建筑方案設計能力和建筑藝術鑒賞能力;具有較強的手繪、計算機繪制古建筑工程圖紙的能力;具有應用傳統與新建筑材料及管理建筑材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中國古建筑工程項目技術指導與安全質量檢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國古建筑工程項目與管理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中國建筑工程預、決算能力。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在課程設置中將體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以高等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同時將“樣式雷”建筑文化滲透到課程體系,構建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二者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把“樣式雷”建筑文化所涵蓋的傳統文化、建筑風格、建筑藝術、人文精神、建筑技能等,細化到德育課程和專業課程中。課程體系由理論教學領域和實踐教學領域構成。理論教學領域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專業類課程參照崗位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相應學習領域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