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峽工程合作項目投資還多50億!這個化工項目究竟什么來頭?10
發表時間:2019-08-12 13:40 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工程合作項目,從凈投投資比較,該項目比三峽大壩樞紐工程靜態投資還多50億,是青藏鐵路投資的1.7倍。它就是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 不可否認,中國煤化工以其快速崛起之勢和日益完備、不斷豐富的產業形態,在世界能源化工產業版圖中獨領風騷、獨樹一幟,堪稱一場轟轟烈烈的全球能源革命的“獨角獸”行動——開創了傳統能源革新利用的嶄新道路和光明前景。 世界單產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以其雄渾壯麗的姿態聳立于寧夏東部。 神華寧煤煤制油示范項目于2016年12月21日一次試車成功打通全流程,產出合格油品。 項目建設回顧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副總經理姚敏介紹,該項目的估算投資550億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化工項目,從凈投投資比較,該項目比三峽大壩樞紐工程靜態投資還多50億,是青藏鐵路投資的1.7倍。 姚敏介紹,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具有規模大、投資數額高、工藝復雜等特點。其中:動靜設備達到1.3萬余臺,儀表設備11萬臺,電氣設備1.5萬臺,總樁基3.6萬余根,澆注混凝土173萬方,使用鋼結構27萬噸,管道3728公里,電氣、儀表電纜1.8萬公里,相當于目前我國高鐵的運營里程數。 中國現代煤化工,從興起到壯大用了僅僅20年的時間,不僅重塑了中國“一油獨大”的化工產業格局,形成了“東油基、西煤基”雙雄并立的空間格局,在以能源化工“金三角”(寧夏寧東-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為核心的中西部煤海地區,逐步形成了蔚為壯觀的世界級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和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且快速發展的勢頭依然不減。 而“金三角”的另一角,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簡稱CTC項目),也于2015年3月16日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一次投資額最大的煤化工項目,項目總投資1200億元。 作為國家級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同時坐擁豐富的煤炭資源、水資源和廣闊的土地資源,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16年前,這里還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荒灘,如今的寧東,已經從一片萬古荒原一躍升騰為蔚為壯觀的世界級能源化工基地,躋身國家能源化工“金三角”重要一極和西部大開發的高地。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是國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神華寧煤是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最具代表意義的企業。但是,這么大規模的煤制油項目的建成投產并非易事,而是走過一條較為漫長且曲折的路。由于當時國內煤制油項目還處在探索階段,受技術制約,在此后近十年時間里,神華寧煤就技術引進與南非一家公司進行了多輪談判,然而收效甚微。 沒有自主創新能力,中國的煤制油技術完全被人卡住了脖子。泱泱大國,一個以煤炭利用為主導能源的國家,居然在此技術上還要依賴于人,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 彼時,受中東地緣政治影響,國際石油價格以驚人的速度暴漲。因此,煤制油項目對中國而言,不僅僅是煤炭清潔利用這么簡單,而是保障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安全戰略問題。 中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這樣的能源結構,逼著中國不得不在煤炭利用上想更多的辦法,動更多的腦筋。煤制油項目對中國的緊迫性不言而喻。 困境的改變始于“十二五” 2011年,國外對煤制油技術的鉗制被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徹底撕開,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技術研制成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被打破。 受此激勵,2013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建設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項目。這個項目得以躍上快車道。 突破瓶頸 能源化工“金三角”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儲量約占全國的50%,同時蘊含著豐富的光能、風能資源,為能源化工行業在當地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總規劃面積3500平方千米,核心區面積885平方千米,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開發區、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區,也是寧夏煤、水、電等資源的核心地帶和富聚區。 2017年7月17日油品第一條生產線實現滿負荷運行,12月17日項目全面實現滿負荷運行,單系列費托反應器最高達到115%負荷。 2018年,神華寧煤煤化工公司繼承和發揚“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堅持以質量效益為核心,價值創造為主線,“安穩長滿優”運行為目標,以技術攻關和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攻克多項核心環保運行瓶頸,水系統實現近零排放,煙氣實現超低排放;裝置運行工況穩步提升,全年平均負荷85%,全年生產油化品304萬噸,精甲醇91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 與此同時,該公司積極落實43項降本增效措施,節支超10億元;2018年10月份轉資,試車期間聯合試運轉費較批復結余25億元;轉資后四季度整體盈利4億元;各類消耗達到或優于設計值,裝置噸油品耗原料煤4.47噸,趨近設計值(設計值4.38噸);噸油品水耗5.33噸,優于設計指標(設計值6.11噸),同比降低近30%;綜合能效達到43.2%,極大地增強了煤制油市場競爭力。 同時,神華寧煤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組織29家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制造商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完成了項目承擔的國家37項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及材料的國產化任務;自主研發了日處理量2000-3000噸單噴嘴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神寧爐”),其中3000噸級填補了國際空白。此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金獎,被國家能源局定為煤炭安全綠色開發、清潔高效利用重點推廣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