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囙建筑項目:景山學校圖書館改造

8
發表時間:2019-08-06 12:26

圖書館位于景山學校主教學樓內部,被走廊環繞。原為中學部外借書庫,沒有自然通風采光。主入口因樓上學生電視臺地面的局部降板,形成僅2米的壓抑結構高度。書庫封閉入口讓同學們即使每天經過,也會常忽略這個圖書館的存在。空間內部維持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初期格局,燈光昏暗,三層以書架支撐的簡易樓板,堆滿書和古籍,沒有開放閱讀的空間,只有書庫的查找和借還功能。在信息時代的校園,這樣年久失修的空間讓很多珍貴的書籍只能處于沉睡狀態。

學校最初提出的設計需求是,改造后希望在原有已非常局促的空間里增加兩個班可教學空間,一個獨立的電子閱讀室,古籍修復及展示區,同時需將容納十萬余冊圖書。根據空間共性與合理時間管理達到分時共享。

設計打破了原有壓抑的三層簡易樓板式書庫格局,將空間高度重新界定為更加舒適的上下兩層。通過調整各部分空間高度,空間共享,空間優化后滿足所有使用需求。上層以豐富體驗的開放閱讀區為主,下層以目的型借閱和密集書庫為主。面積的縮小是為了空間的提升,設計的重點在如何給校園內部一個新公共空間,既是圖書館,也是自主學習交流的社區。

主入口拆除原有封閉感的墻和門,此類建筑項目吸引學生們走進圖書館。流動的玻璃弧墻模糊了室內外的邊界,拓展了開放的界面寬度,并把門的方向轉向走廊,投影燈在加強區域照明的同時,也明確指引的入口的位置。

開放閱讀區由流動自由的曲線書架進行空間合理劃分,中間低矮四周圍合,視線在空間中通透。結合現狀中空間高差和新的需求設計了三個不同地面高度,形成了豐富空間層次的多個閱讀區。如同由書圍合成豐富空間層次的庭園。

原有照明與通風嚴重不足,我們創建了一個模擬天窗效果的吊頂系統,在這些仿結構“井字梁”里面集中組織照明、新風及空調等各種設備管線,將原有雜亂暴露的結構和管道藏于其中。新風系統將外部新鮮空氣引入室內,精確定量的設計滿足任何狀況的使用需求。同時前置的PM2.5過濾裝置保證在任何天氣下圖書館內空氣的純凈。中間凹進部分的軟膜天花,用最接近自然光線的色溫,形成如天窗的光井。這個綜合系統提供了設備所需高度,同時拉伸視覺高度,可聯想到有天井采光的屋頂。

空間和設施整體改造后, 除滿足藏書和借閱書籍的基本功能外,開放課堂區和電子閱覽室能開展閱讀指導課、交流展示、小組討論、學生社團活動等,打造出復合功能的開放式現代學習空間。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