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前,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所有基礎建設工程合作將全面完工22
發表時間:2019-08-05 13:07 航拍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鮮潤 攝 南充新聞網訊(記者 張雷)盛夏的營山縣清水湖,遠望,是湖風揚波白鷺飛的優美景象;近看,是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激戰正酣的火熱場面。 清水湖位于營山縣城北10公里處,涉及清水、青山、福源3個鄉鎮,總面積901.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400公頃。公園內島嶼港灣眾多,湖面開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2013年12月被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開發 項目建設全力推進 8月1日,筆者在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的濕地廣場上看到,幾座造型別致的假山已堆砌完成,工人正對地面進行硬化。廣場旁邊,吊車伸出長長的“手臂”,工程合作正配合工人安裝濕地博物館主體鋼結構。 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是市級重點項目,也是營山縣2019年“10件大事”之一。整個項目細分為公園道路體系建設、公園景觀綠化項目、濕地博物館布展、觀鳥塔及景觀建設等10個子項目。濕地公園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任永輝告訴筆者,截至目前,濕地大道、大型林澤、生態棧道、海綿家園及生態停車場等工程已經完工,目前正在加緊進行濕地廣場和濕地博物館建設,所有項目均實施倒排工期、掛圖作戰。“8月25日前,除濕地博物館外,所有基礎建設工程都將全面完工;下個月,補植部分花草;10月迎接省級初驗;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進行驗收。” “通過驗收后,清水湖將正式升級為國家濕地公園。”任永輝說。 保護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沿蜿蜒曲折的生態棧道穿行于清水湖濕地中間,可以看到白鷺、翠鳥等鳥類在濕地間自由飛翔。雖然工程尚未竣工,可清水湖濕地公園優美的環境、豐富的生物種類依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賞景游玩。 據了解,清水湖以庫塘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是集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旅游和可持續利用為一體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濕地公園。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按照“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施工方在濕地保育區構建出深水區、淺水灘地和陸地等不同地形,對原有水禽的棲息地進行了進一步保護和恢復;通過對鄉土水生植物的人工誘導和自然恢復,構建出了良好的水生植被和濕地景觀,擴大濕地面積。據不完全統計,清水湖濕地中有維管植物370種、鳥類128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種、四川省重點保護動物8種。 “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將濕地保護與生態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能有效促進地區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營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儀龍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