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門要土地置換!投資88億!通州這個地標建筑項目合作有望年內開工82
發表時間:2019-08-03 10:44 7月24日,北京建工召開2019年年中工作會,提到下半年要抓好原“彩虹之門”的土地置換工作,這也是集團公司2019年“三件大事”之一,事關重大,要確保完成置換,并努力實現開工。 土地置換?據了解,原彩虹之門所在地塊為永順鎮0504-014地塊,該地塊于2015年被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通州現代化國際新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聯合體競得,成交價50.399億。 也就是說,該地塊對于北京建工來說,應不存在土地使用權的問題。那么土地置換,是否意味著彩虹之門將不再在該地塊建設?咱們看一下規劃。 先看看地塊位置。地塊位于通州區運河核心區五河交匯處東南角,運河起點的三角洲公園上,與運河西側的燃燈佛舍利塔遙相呼應。東至規劃北關大道東段,南至規劃北關大道東段,西至北運河現狀東邊界,北至運河核心區一號地用地南的建筑合作項目邊界。(下圖中11號地塊) 按照今年最新公布的副中心建筑高度分區規劃,該地塊屬于“新老建筑高度協調區”,不屬于“高層建筑管控區”。換句話說,依據控規,該地塊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 此外,即使在高層建筑管控區(圖中紅色區域),原則上新建超高層建筑高度也不超過200米。因此,彩虹之門這種高度的建筑(幾版設計高度為315米、275米等),或有可能因為高度原因重新選址。 控規內容 劃定新老建筑高度協調區。尊重現狀建成環境,協調新老建筑項目合作的高度關系,合理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通過彈性引導和精細化設計,形成梯度變化,實現平緩過渡,建立整體統一的高度秩序。 劃定高層建筑管控區。科學引導高層建筑布局,嚴格控制超高層建筑的數量和分布,除高層建筑管控區外,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注重新建高層建筑與大運河、燃燈塔等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景觀的協調融合。在運河商務區、 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地區,沿大運河兩側合理布置高層建筑。結合一帶一軸、設施服務環、景觀大道等重要廊道 預留通暢開闊的景觀視廊,集中展示城市副中心標志性建筑形象。高層建筑管控區占城市副中心總面積的比例控制在3%以內,原則上新建超高層建筑高度不超過200米,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那么,未來該地塊將作為什么用途呢?小編(八通網:bjbato)發現,就在今年2月,央視專題片《一都一城》播出畫面中,出現了彩虹之門地塊的模型,呈現為4座低矮的建筑物,這與當初凈高315米的彩虹之門設計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 在另一畫面中顯示,未來這里將作為文化中心。與五河生態島、運河源觀景臺、商務交流接待區、燃燈佛塔、傳統文化體驗區、商務總部辦公區、通惠街市、藝術商業休閑區、文化公園等共同構成副中心最核心最值得期待的區域之一。 當然,一切最終的結果還要等待后續的進展。 原彩虹之門地塊,總用地面積76378平方米,建設用地規模47100平方米,建筑規模為450000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積),項目計劃總投資為885090萬元,建設內容為商業、辦公及配套。咱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年的歷程吧。 2011年11月 美國Gensler公司完成了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并通過了通州區審查和市規委專家評審會的評審。 2012年4月 彩虹之門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獲市政府批準。 2014年5月 網傳彩虹之門項目取消。 2015年6月 網傳彩虹之門更改設計,主體仍為雙拱造型。但在拱門線條、幕墻設計等方面有所調整。 2016年2月 網曝最新雙塔造型。即雙塔+雙小樓設計。 2016年11月 北京規劃發布消息,三塔方案已完成方案論證。建筑主體由三座主塔、群房及地下室成。 2016年12月 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匯處的新地標,其設計方案已于近日完成論證,“彩虹之門”正式變為“通州三塔”。 “通州三塔”就建在運河起點的三角洲公園上,與運河西側的燃燈佛舍利塔遙相呼應。周邊規劃有三條地鐵線,共4個地鐵站,皆設有一站式擺渡車,同時規劃設置自行車專屬車道。 相關負責人表示,“彩虹之門”設計方案的更改,主要是因為原有的建筑設計使用面積和空間利用率相對較低,且運營和后期維護成本較高。三塔的造型則恰好輝映了通州千年漕運的歷史,與不遠處有1400年歷史的燃燈塔相映成趣。 圖源:北京日報 記者:朱松梅攝 2017年7月 網傳消息稱,彩虹之門項目,經過與北京市政府的溝通,明確在原址建設,并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同步進行建筑設計方案國際招標。 2018年1月 三塔另一種設計方案曝光。項目總用地76378平方米,建設用地總面積471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5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275.6米,地上62層、地下5層,有辦公、酒店、商業等。停車數3023輛。 渲染圖很清晰地表現了一種與之前的圖片有差異的設計,尤其是在裙樓形態和塔樓幕墻上。并附有項目的經濟數據。 區發改委發布消息,永順鎮0504-014地塊多功能用地項目獲市發改委延期批復。 項目位于運河核心區,建設用地規模47100平方米,建筑規模為450000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積),項目計劃總投資為885090萬元,建設內容為商業、辦公及配套。據此可繼續辦理后續相關手續,項目建成后將帶動核心區高端商務業發展。 2018年8月 北京建工集團公司相關領導到彩虹門原址項目進行現場調研。指出盡快把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確定、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做好項目年內開工的準備工作等。彩虹門項目是事關集團“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的大事,把項目做成代表副中心形象、體現副中心風貌,同時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經典之作。 2019年1月 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稱,運河商務區16個開發項目,除0504-014地塊正在深化設計方案外,其余均已開工。 2019年2月 央視專題片《一都一城》畫面顯示彩虹之門地塊及周邊為4座低矮建筑及3座高樓。 2019年3月 “北京建工”公眾號發布消息:備受矚目的彩虹之門原址項目,北京建工秉承“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做好開發建設,面向全球招募優秀設計團隊,融匯中外頂尖的建筑智慧,努力打造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標志性項目,建筑與環境、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北京建工經典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