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顏值建筑項目,已經沖上了世界塔尖

31
發表時間:2019-08-03 10:41

成都的高顏值建筑,甚至已經紅到了太平洋的另一端。

近日,美國Architizer A+Awards設計大獎,公布了2019年度獲獎名單。其中,中國共25個獲獎作品,就有兩個來自成都:興隆湖書店項目、M50藝術酒店。

就此,UP君專訪了這兩個項目的設計方-慕達建筑MUDA-Architects 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盧昀,深入了解兩個項目創作背后的故事,以及這次獲獎作品到底具有怎樣的靈感來源和城市意義?

成都兩建筑獲

美國Architizer A+Awards設計大獎

這個美國Architizer A+Awards設計大獎到底怎樣?

一句話總結,它是 “ 建筑界的奧斯卡 ” 。

由全球最大的建筑媒體Architizer主辦,華爾街日報、USA Today等媒體聯合舉辦,其中,僅Architizer的網站就有4億+用戶基礎,影響力輻射全球。

▲ A+Awards美國紐約往屆頒獎典禮現場,圖片來源網絡

歷屆得獎的都是大神公司,包括BIG、Zaha Hadid、MAD、OMA、MVRDV等國際知名事務所。

舉例來說,其中的BIG,來自丹麥,擅長超強的創意設計,作品在行業內受矚目。

最近,為了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全球危機,BIG聯合Oceanix公司,向聯合國提出了一個大膽概念:現代版諾亞方舟計劃,用于未來的人類生活。

概念效果圖堪稱大片!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這腦洞大得很,小編家里油瓶倒了都不扶就服他們!

回到今年的Architizer A+設計大獎,也是競爭激烈,評獎方收到了來自100+個國家及地區超5000份設計作品,包括知名事務所3XN、FXCollaborative、Studio Precht,以及201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大師坂茂等的作品,堪稱國際頂級建筑的盛會。

最終,來自成都的兩個項目脫穎而出!

分別是興隆湖書店項目榮獲商業類未來建筑獎、M50藝術酒店項目榮獲模型&可視化類別建筑特別獎,同時,兩個項目都獲得了 “ 大眾評審獎 ” 。

這兩個作品到底啥樣?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個作品的來自同一家建筑設計公司:慕達建筑MUDA-Architects。而且,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盧昀就是成都人。

對于這兩個建筑的設計,盧昀對UP君表示:“ 我們希望設計的建筑可以跟隨城市發展的大步伐,能夠更好的服務城市,服務城市中的人們。 ”

興隆湖書店-一本天上掉落的書

具體來看,興隆湖書店位于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灣區東側,以 “ 一本天上掉落的書 ” 為故事起點,建筑外型取義于 “ 書 ” 。

設計方在接受UP君專訪時表示,慕達建筑希望使用者能夠真正地走到建筑空間里,于一個靜謐的環境中,去閱讀自我,去完成一場自我發現之旅。

項目以一個12m x 39m的矩形為平面基礎,屋頂最低點3m,建筑一角抬高16m,另一角抬高7.5m,形成了具有精神象征意義的屋頂。

曲面與湖面,構成恰到好處的呼應。湖面上綿延的水波,被風一吹,就成了輕盈的屋面。

更多項目的信息,可點擊查看成都向上往期內容:獨家首爆 | 宛如上帝掉落湖面的一本書,興隆湖書店一等獎方案驚艷登場

M50藝術酒店-撥動琴弦

另一個獲獎項目M50藝術酒店,位于四川邛崍平樂。平樂古鎮規劃定位為音樂小鎮,因此本項目的起點就圍繞著 “ 音樂 ” 展開。

在設計中,慕達強調激活當地文化基因,打造一座既能傳承歷史文脈,又兼具前瞻性,能夠對話未來的標志性建筑。

通過挖掘當地歷史文化,慕達了解到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

當年,司馬相如的一曲 “ 鳳求凰 ” 捕獲了卓文君的芳心。以這一曲 “ 鳳求凰 ” 為出發點,尋找到了彈奏的古琴 —— “ 綠綺 ” ,并提取琴弦,將 “ 撥動琴弦 ” 這套動作語匯抽象成為建筑形態。

當琴弦凝固在樂章演奏的最高潮時,便得到了建筑的最終形態,從而也回應了 “ 建筑是音樂的休止符 ” 這一主題。

M50藝術酒店的屋面和陽臺曲面,如音樂韻律,優美而靈動。

實際上,以上兩個項目背后的支撐很強大,一群具有全球多元化背景又充滿創造力的設計師,注重前瞻的理念、豐富的經驗、良好的職業素養等,這也是慕達團隊的優勢。

慕達出品的設計作品涵蓋了公共建筑、住宅、商業建筑設計,及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多個方面。

除Architizer A+Awards之外,慕達建筑還獲得過一系列國際大獎,包括美國AAP建筑獎;美國AMP建筑獎、美國IDA設計大獎(興隆湖書店);意大利A'Design設計大獎(M50藝術酒店、西安皇城坊酒店、云鏡花園火鍋餐廳);美國Residential Stadium設計國際競賽榮譽獎(唯一獲獎的中國團隊)等。

▲ 西安皇城坊酒店

▲ 美國Residential Stadium設計國際競賽榮譽獎作品

創建慕達建筑之前,慕達建筑MUDA-Architects 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盧昀在先鋒建筑事務所MAD以及德國gmp任職,深受他們的前沿設計理念、運營模式影響。

2015年,盧昀和合伙人在美國波士頓注冊了慕達建筑。隨后,先后成立了北京和成都分公司。

“ 2017年,我們成立了成都office,一方面,基于西南(尤其是成都)的快速發展和崛起;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是四川人,從小在成都長大的,想回來為家鄉建設做貢獻噻。 ”盧昀說道。

▲ 慕達建筑MUDA-Architects 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盧昀

建筑作品其實是建筑師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輸出,處于每個階段的建筑師都有著不同的需求和努力的目標,就盧昀個人而言,目前是在努力豐富自己的個人閱歷不斷形成自己體系化的設計思想。

“建筑設計不僅僅是一項藝術創作,它還需要落地建造,是一個需要綜合各方資源的復雜學科。”

他對UP君表示,目前面臨最大的阻礙是落地建造,一方面,希望未來在落地建造過程中,我們可以介入更深入的設計把控,確保項目落地的品質;另一方面,項目建造預算、施工圖單位能力、施工隊能力、各團隊之間的相互信任都非常關鍵。

東西方建筑文化的邊界

今年是慕達建筑成都辦公室成立的第三年,盧昀依然非常喜歡成都這個城市,“成都對創意的接受度很高,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村大院。有一次傍晚經過西村,看到很多人在那里散步、跑步、聊天,感覺好震撼。它做到了把建筑還給城市、還給市民,它沒有邊界,沒有阻隔,服務整個城市和城市中的人。”

在交流中,盧昀忍不住的盛贊成都的文化:真實、熱情和包容。

其一直希望通過建筑設計去探討東西方文化的邊界,要如何尊重過去又能對話未來,又如何平衡建筑的在地性與當代性。

M50和興隆湖酒店是慕達建筑探索過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慕達建筑項目另一個項目位于成都東邊郊區,與自然環境結合的“ 云鏡 ” 火鍋店項目,把建筑形態比喻為火鍋升騰的霧氣,圍湖而成,與自然高度融合。

一個結合了場地自然環境、成都火鍋文化和餐飲建筑創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實踐項目,冉冉升起。

這些具有成都故事的創意建筑作品,由此走出成都,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建筑方面的成就。

在城市不斷發展中,成都作為一個具有強烈地域文化特征和極強包容性的城市,在國際上更加頻繁的亮相和被大眾喜愛。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蜀西路46號9棟9樓901號     監督投訴電話:13881882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