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平陽紅色全域旅游圈20個項目合作獲農行11.5億元整體授信62
發表時間:2019-07-31 15:05 根植于平陽厚重的文化內核中,亦形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綠色”,是農行本色,更是鄉村振興的發展底色。當“紅色基因”融合“綠色金融”,又會為平陽鄉村振興、縣域經濟提升,增添怎樣的發展新動能? 近日,“省一大”召開80周年系列活動的熱度仍在持續,老區振興又迎來項目合作發展喜訊:農業銀行將陸續向平陽縣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領銜的“平陽縣‘紅色領航’美麗城鎮貸項目”發放11.5億元的項目貸款。 在平陽縣政府、當地人行及銀保監等部門的積極主導下,農行“綠色金融”活水將全方位助力紅色旅游資源轉化為鄉村經濟發展優勢,為鄉村振興打造新的發展引擎,讓“綠水青山”煥發新的動能,促“浙南紅都”再添新魅力。 紅色領航 助推產業新發展 有著“浙南紅都”美譽的平陽,紅色旅游資源豐富。2005年,溫州浙南(平陽)革命根據地舊址群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項目景區”。作為平陽紅色旅游資源最為豐富的核心區——山門鎮、鳳臥鎮亦先后走上紅色旅游的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鳳臥鎮去年的旅游客流量達6萬多人次,其中4萬多來自于紅色旅游文化節;山門鎮則引來了20多萬人次的游客,比上一年明顯增長。然而“紅色旅游”品牌在全省日漸打響的同時,當地一些鄉鎮卻也面臨“只賺吆喝不賺錢”的問題。 “旅游形式過于單一,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游客參觀后留不下來。”鳳臥鎮宣傳委員胡進士說道。為補齊發展短板,串珠成線,拉長“紅色+”產業鏈,今年2月份,平陽縣印發了《平陽縣鄉村振興示范帶五年建設規劃(2018-2022年)》,規劃到2022年時高標準完成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13條以上,鳳臥-山門“浙南紅都”鄉村振興示范帶正是其中之一。 共建金融自治村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切入點,亦離不開金融助力。作為在浙江同業中較早推出縣域旅游貸款和經營性物業貸款的金融機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今年6月同省文化和旅游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平陽縣‘紅色領航’美麗城鎮貸項目”則是雙方協議簽訂后落地的首個項目,也是挖掘和支持地方紅色旅游產業的重大創新之舉。 據介紹,此次獲批的“平陽縣‘紅色領航’美麗城鎮貸項目”貸款涉及紅色陣地提升、旅游綜合開發、景區改造提升和環境綜合整治四大工程共20個子項目。“原本分散的單個建設項目,本身并不具備融資條件,經過與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多番溝通,通過景區門票收益權質押貸等,采取項目集結整體授信的方式。”農業銀行平陽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平陽縣‘紅色領航’美麗城鎮貸項目”所在區域既有浙江臨時省委成立地、浙江省委駐地舊址、浙江省一大會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園等優質紅色旅游資源;同時,也擁有南雁東西洞、碧海天城、順溪知音澗、滿田森林公園明王峰、騰蛟赤巖山五大景區,這也為整體授信創造了條件。 位于鳳臥鎮的省一大紀念園 平陽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供圖 有了這筆融資,對平陽紅色旅游產業建設的整體推進來說,如同摁下了加速鍵。包括山門、鳳臥在內,項目實施地還囊括了位于平陽縣西部區域的南雁、青街、順溪、騰蛟、懷溪等7個鄉鎮共100多個自然村。“這些區域多為傳統革命老區,屬欠發展地帶,工業產業基礎薄弱,整體授信將加快各紅色旅游項目及配套設施的落地推進,有效助力當地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約15萬人可從中受益。”農業銀行平陽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20年的貸款期限,也是該行所有項目貸款中時限最長的一筆。 服務地方 金融支持助鄉興 扎根縣域鄉村,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是農業銀行的初心和使命。此次創新“紅色領航貸”正是農業銀行平陽縣支行今年惠農助農“十大行動”之一。近年來,該行積極踐行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堅持與平陽地方發展同頻共振,聚焦當地鄉村振興中心工作,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 截至2019年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總量達103.31億元,占全部貸款的比重達76.64%,比年初增加13.61億元,增速達15.18%。其中,農戶普惠貸款余額達14.17億元,比年初增加2.69億元,貸款投放增長率達23.42%,每年為農戶節省利息支出超3000萬元。 “有了資金支持,村民不用出去打工,在家就能當‘老板’。”在如今的平陽縣麻步鎮西村,越來越多的村民辦起了家庭作坊。近年來,當地花邊針織產業不斷擴大。“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一戶人家能有十多萬元收入,七成以上的村民都有小轎車了。”西村書記謝作平欣喜地說道。 為老宅居民拍攝全家福 西村的經濟轉型得益于農業銀行溫州分行推出的線上“惠農e貸”產品以及適應地域特征的“整村推進”模式,讓農民足不出戶便可通過手機辦理信貸業務。此前,西村被農業銀行平陽縣支行評為金融自治村,整村授信3000萬元。 截至目前,該行在平陽全縣累計認定金融自治村總數達176個,全縣平均每2個行政村中就有1個是農行金融自治村(信用村);累計發放信用貸款6.1億元,惠及3500多戶家庭,同時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委派80名金融骨干到200個行政村擔任“鄉村振興金融指導員”,助力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通過加快建設農村金融服務渠道體系,加大轉賬匯款全免費的手機銀行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在農村地區推廣力度,推進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化升級,農業銀行平陽縣支行互聯網服務“三農”實現加速提質。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手機銀行客戶數已超32萬人,覆蓋全縣超三分之一的人口,移動支付達1042萬筆,同比增長了7.72%。 大力推廣“農業產業鏈+”普惠貸款,不斷加大對一鳴等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和全縣1799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創新推廣“富村貸”“美麗鄉村貸”等村集體融資產品,推動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創新推出農村致富帶頭人信用貸款和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貸款,持續支持農村“雙創”主體……今年以來,該行聚焦農業農村農戶“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服務覆蓋不足”等核心問題,進一步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平陽區域鄉村振興提供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農行平陽縣支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1.助力平陽制造業發展:與一鳴、三星機電、豪中豪、源飛、益坤等平陽縣重點企業建立銀企合作,截至今年6月末,農行平陽縣支行制造業貸款余額15.16億元,位居全縣各家銀行機構首位。 2.服務“兩個健康”建設:大力推廣利率優惠的普惠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達41.04%,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貸款余額55.35億元,全年累計讓利5000多萬元;全縣超120家小微企業享受到便捷的線上貸款服務;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5.6億元,居全縣各家銀行機構首位。 3.助推信用風險化解:自2016年以來,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實現逐年“雙降”,累計清收處置不良貸款6.29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從2.55億元下降到0.7億元,不良率從3.06%下降到0.52%,比全縣金融機構平均不良率低0.3個百分點。 |